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1:32: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性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任务与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脱氮、除硫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使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方面得到工程训练。同时通过课程设计锻炼,让学生的绘图能力得以锻炼,为毕业设计及工作积累经验。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

2.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设计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和大气扩散部分、颗粒污染物控制部分、气态污染物控制部分、系统设计部分。内容涉及大气污染物扩散、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气体除尘技术及各种除尘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设计选型;烟气脱硫脱硝及空气净化,利用吸收、吸附和催化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工艺流程等。

1、基本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 2、基本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 3、基本掌握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

3.课程设计的方式与基本要求

方式:

作为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一项内容,本专业课程设计的选题必须紧紧围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个主题。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工作量以及实际条件,进行恰当选题。使学生能按照设计任务书,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培养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计算、工程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完成。 时间为3周,可安排在理论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 基本要求:

设计报告的重点是对设计计算成果的说明和合理性分析以及其它有关问题讨论。设计报告要力求文字通顺、简明扼要,图表要清楚整齐,每个图、表都要有名称和编号,并与说明书中内容一致,最后成果及图表要字体工整,合订时,说明书在前,附表和附图分别集中,依次放在后面。

通过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资料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方案比较分析、论证的能力;设计计算的能力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计算准确、论述简洁、文理通顺、装订整齐。

课程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每个学生应完成设计图纸3张A1图纸(平面布置图1张),(除尘器全图、正视图、剖视图,集气罩正视图,剖视图),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内容应包括:参数计算,结构设计。

4.课程设计的内容

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5.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1、考核方式:

平日考勤、设计报告,加上抽查提问,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重点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2、评分办法:

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应提交教学大纲和设计任务书所规定完成的相关材料,由指导教师按大纲的要求批阅,并综合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评定学生的成绩。一般分为十一等级。

6.课程设计的配套教材及参考资料

[1] 郝吉明,马广大等编著.《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Noel de Nevers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影印版)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景良 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 粱丽明,彭林 著.《城市大气有机物污染》,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5] 赵毅,李守信主编.《有害气体控制工程》,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 林肇信主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7] [美]诺埃尔.德.内韦尔 著,胡敏,谢绍东等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设计任务书

1、 锅炉型号:SZL4-13型(2.8MW),单锅炉耗煤量,600kg/h。 2、 设计参数

烟气粘度:2.4×10pa.s。 烟气温度:473K。 允许压力损失:1000pa。 烟气密度(标况):1.38kg/m。 空气过剩系数:1.48。 飞灰/不可燃成分=18%。

烟气在锅炉出口局部阻力:880Pa。 汉中大气压力:99.32kP。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标况空气含水量0.01293kg/m汉中地区采暖期为90天。 3、煤质表

3 3

-5

环境科学专业: 发热量(cal/kg) 挥发分 灰分 水分 含硫量 6000 环境工程专业: 发热量(cal/kg) 挥发分 灰分 水分 含硫量 6500 10% 16% 4% 0.2% >60 7 4、烟气中烟尘颗粒粒径分布表 粒径间隔μm 0-1 1-5 5-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质量频率% 3 20 15 20 16 锅炉 型号 振动炉排式链条炉 振动炉排式链条炉 振动炉排式链条炉 振动炉排式链条炉 振动炉排式链条炉 振动炉排式链条炉 振动炉排式链条炉 振动炉排式链条炉 振动炉排式链条炉 推动炉排式链条炉 推动炉排式链条炉 推动炉排式链条炉 推动炉排式链条炉 推动炉排式链条炉 推动炉排式链条炉 推动炉排式链条炉 手烧炉 手烧炉 手烧炉 手烧炉 手烧炉 手烧炉 手烧炉 抛煤机炉 抛煤机炉 抛煤机炉 抛煤机炉 抛煤机炉 送风方式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10 6 3 12% 14% 6% 0.5% 5、炉型、送风方式、燃煤量的设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姓名 燃煤量(吨/年) 600 600 700 700 800 800 1000 1000 1200 600 600 800 800 1000 1000 1200 600 600 800 800 1000 1000 1200 600 600 800 800 1000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抛煤机炉 抛煤机炉 抛煤机炉 手烧炉 抛煤机炉 手烧炉 抛煤机炉 手烧炉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强制送风 自然送风 自然送风 自然送风 1000 1200 1200 1200 1300 1200 1300 1300 主要设计内容:(环境科学专业不要求做经济性分析)

1、 烟气系统设计计算《收集---输送----处理---排放》(集气罩—管道---除尘器----风机----电机—烟囱)

2、 烟气除尘系统选择(选择依据,能否达标等) 3、 集气罩设计(选型,参数设计)

4、 管道系统设计(管道系统压力损失计算—摩擦阻力计算,局部阻力计算)管道系统

布置,部件,连接,材料,阀门,检修台的设置。 5、 除尘系统设计(选型,除尘器设计)

6、 风机电机选型(风机的类型,风压,流量,电机的功率,类型) 7、 烟囱设计

根据汉中市大气条件烟气温度和流量设计烟囱内径和高度 8、 工程概预算

工程费用,其他费用,人员编制,运行成本

9、图纸要求:除尘系统图一张,图幅A1,打印到A3纸上。平面、剖面图、必要的局部视图一张。(图纸作为附录附于设计计算说明书后,图纸电子版发我邮箱,邮件标题写上班级姓名学号,图纸标题栏中也写明班级姓名学号) 10、设计区域,见附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1frc2w6ay52amw9lhr375cln2z0an008e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