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表现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七、歌舞剧:是一种以歌舞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现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我国
古代的歌舞剧,一般通称为戏曲。其历史悠久,剧种、曲目众多,是我国广大地区最为流传、最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戏剧形式之一。我国近现代的歌舞剧,有的吸收了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现新的生活、新的人物;有的则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表现戏剧的内容。
八、舞蹈诗:以舞蹈为主要艺术手段,综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
艺术手段,通过对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具有诗凝练的抒发,或对一定生活实践具有诗的概括展现,创造出浓郁的诗情、诗意的具有深刻诗的内涵的舞蹈题材。
九、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
的舞蹈作品。
第三类 根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抒情性舞
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
抒情性舞蹈:又称情绪舞。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
想感情,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叙事性舞蹈:又称情节舞。通过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动所构成的情节事件来塑造人物,表现
作品的主题思想。
戏剧性舞蹈:又称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舞蹈种类小结
生活舞蹈: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 艺术舞蹈:
据风格特点分: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
根据表现形式分:独舞·双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史·歌舞剧·舞剧。 据反映生活和塑造舞蹈形象方法分: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戏剧性舞蹈。
第五章 舞蹈的起源
第一节 舞蹈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热爱舞蹈艺术,或是想献身于舞蹈事业,争取成为一个出色的舞蹈家,那么一定要弄清楚:舞蹈是从哪里来的?在人类社会中人为什么要创造舞蹈这种艺术?人们又得怎样创造了舞蹈?
研究艺术——舞蹈起源的方法,拟列举下列三个方面:
1、从发掘出的史前远古时期的人类艺术遗存——洞穴壁画、岩画、雕刻(雕塑和浮雕)
等上面的舞蹈形象,进行分析研究。
2、从文献古籍中一些有关舞蹈的神话传说的记载或对舞蹈进行描述的文字材料,进行
分析研究。
3、人现代残存的原始民族、部落的舞蹈和原始舞蹈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遗存,进行分
析研究。
第二节 人怎样创造了舞蹈,舞蹈的起源学说
一、模仿伦
文艺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
《吕氏春秋·古乐篇》“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
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这是说乐舞艺术是人对客观自然的模仿——音乐是对山林、溪谷声音的模仿,舞蹈是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 二、游戏论
德国诗人、文艺理论家认为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由人性
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 三、巫术论
是现代西方最占优势的一种艺术起源的理论,德国民族学家威兹格兰德认为
“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我国自古以来巫和舞的关系就十分密切,我国古代的“巫”人,以舞蹈手段来降神、祈雨、为人们去灾、逐疫。 四、表情论
艺术起源于表现人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五、性爱论
达尔文认为“音乐舞蹈起源于性的冲动,起源于恋爱”
六、劳动论
这是我国许多舞蹈史论工作者赞同的理论。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
离了动物界,也是由于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舞蹈艺术的物质载体——人的灵活自如的、健美的、有着丰富表情功能的
身体。从原始舞蹈的现代遗存中许多反映狩猎和种植生活内容的舞蹈中都可以使人们看到舞蹈起源和劳动的密切关系
劳动综合论
把劳动看成是艺术最主要的起源,但也不排斥艺术起源的其他因素,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是劳动生产、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在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礼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审美需要。
第六章 舞蹈的发展
第一节 舞蹈发展的历史规律
舞蹈艺术发展的客观的历史规律,是不一人的主观意志所能转移的。
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外因和其本身的内因,因此,影响舞蹈发展的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舞蹈本身以外的,影响和促进舞蹈的发展有紧密关系的那些因素;内部因素是指舞蹈本身内部推动舞蹈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舞蹈发展的外部因素
一、经济对舞蹈发展的影响 二、政治对舞蹈发展的影响
三、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对舞蹈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舞蹈发展的内部因素
在影响舞蹈发展的内部因素中,主要是不同时代的舞蹈之间的影响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之间的互相影响。 一、不同时代的舞蹈之间的影响。
即舞蹈内部的纵向影响,主要是一个民族舞蹈艺术本身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有继承有创新才有发展。 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的相互影响。
即舞蹈内部的横向影响,主要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舞蹈发展中的借鉴和创造的问题。一个民族对外民族舞蹈的学习和借鉴同样是对人类舞蹈文化遗产的继承,这种大范围的对舞蹈历史遗产的继承,为人类舞蹈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就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第七章 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
一、基本观点: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是社会生活在舞蹈编导头脑中的反
映。
生活:直接生活,亲身经历的生活,像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经历等。间接生活:不是
创作者亲身经历的,而是通过某种媒介听到看到的。所以说,从舞蹈创作来讲,间接生活更为重要。
显性生活:能看得到的表面上的生活,像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社交婚恋、学习等。
隐性生活:人的精神生活,不是人们日常看到的,是头脑中的想像。隐性生活对于舞蹈创作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灵感与舞蹈创作的关系:
灵感是一种在深厚的生活素材积淀上的艺术灵性的闪光,它是一种积累。例:小溪.江
河.大海(女子古典群舞)。
第二节 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任何舞蹈作品的创作都必须经过:社会生活——舞蹈家的创作活动——舞蹈作品 舞蹈家将社会生活艺术画为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其创造性的劳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审美情感的渗入。创作者审美情感的入,使创造性舞蹈思维跃动,倾注全部心智和情感
创作舞蹈作品。
二、典型化的提炼创造。舞蹈作品无论什么题材,什么样式,他们中的舞蹈艺术形象都必须
经过不同程度的取舍、提炼、概括以及虚构、夸张及至变形等手法的创造过程,这也就是典型化的过程。
三、运用专业技巧创造美的形式。从舞蹈意向到舞蹈作品中形象的转换,需要舞蹈家的一
种实际创造的本领,即在长期专业学习和艺术实践中行形成的表现内容的技巧。 因此,从社会生活到舞蹈作品,绝非直白、简单的照搬和复印,而是渗透着舞蹈家的审美情感,经过典型化的艺术提炼,再运用训练有素的专业技巧加以艺术表现的结果,这一系列殚精竭虑的艺术化处理,都是舞蹈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第三节 舞蹈艺术反映和表现生活的美学原则
舞蹈是一门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之中,通过人体动态加以展示,使欣赏者以视觉为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