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规律:单纯统一、对称均衡、对比变化、新颖独特、多样统一 三、舞蹈美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结合
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关系:
1、美的内容同美的本质相联系,是美的存在的基本方面,所以它处于主导地位。 2、美的形式是美德具体感性形象,构成舞蹈美的外在特征,它极大地影响美的内容的表达。凡是适合美的内容的形式就有助于内容的表达;反之,就会妨碍美的内容的传达,削弱美的感染力。
3、美的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因为舞蹈艺术是一门形式感很强的视觉艺术,所以形式美在舞蹈美的创造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
第二节 舞蹈作品的审美类别
舞蹈美的形态:五类十二型 一、优美:
1、秀丽舒柔(阴柔之美)《爱莲说》 2、欢畅热烈(以舞达欢)《叭一口》
二、壮美:
1、雄浑刚健(雄壮的美)《较量》
2、伟岸崇高(庄严、圣洁、伟岸)《刑场上的婚礼》
三、悲剧美:
1、悲壮激愤《割不断的琴弦》 2、悲痛惋哀《凤悲鸣》
四、喜剧美:
1、滑稽《孔乙己》 2、讽刺《花朵》 3、幽默《胖嫂回娘家》 4、诙谐《兄弟》
五、古拙技艺美:
1、古拙朴实《云南的响声》《牛背摇篮》 2、技艺超绝《花鼓舞》
第十章 舞蹈思维和舞蹈形象创造
第一节 舞蹈形象和舞蹈思维
舞蹈形象:是运用舞蹈家的人体为物质材料,以有节律的动作过程和姿态,创造出的一种能够反映对象本质特征的、饱含诗情、富于乐感、能给人美的享受的飞舞流动的形象。舞蹈形象是构成舞蹈作品的核心是舞蹈审美活动的主要对象。
舞蹈思维:是创造舞蹈艺术形象的特定思维方法。舞蹈艺术思维过程是一个以人体动作作为感性材料的形象思维不断活跃发展的动态过程它贯穿于舞蹈作品的始终,切近生活,感受人生是开启舞蹈思维的原动力,而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和强烈的情感活动则是舞蹈思维最终形成生动舞蹈形象的要素。
形象性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征,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艺术形象应当具备形象的具体性、概括性和感染性三个特征。
舞蹈形象的个性特征
一、舞蹈思维是创造舞蹈艺术形象的特定思维方法
舞蹈形象思维的发生、开启和展开,贯穿于舞蹈家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冲动的萌发到舞蹈形象形成于舞台之上,舞蹈家在艺术构思和形象创造中都必须运用形象思维,这是一部舞蹈作品能够形成的特定的思维方式,否则舞蹈作品是不可能产生的。 二、舞蹈形象思维的前提条件
舞蹈思维是艺术思维在舞蹈创作中的具体思维方式,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具体的舞蹈动作、舞蹈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进行思维。 舞蹈编导的动作形象记忆: 1、生活原型动作;
2、舞蹈编导头脑中先在的舞蹈动作;
3、舞蹈编导启动本次创作之后,采风提炼加工后的舞蹈动作。
舞蹈创作与舞蹈思维密不可分
丰富厚实的生活积累是开启舞蹈思、创造舞蹈形象的前提生活基础对任何一个舞蹈编导都是至关重要的。
周恩来:“作品的产生,可以是偶然得之,但是这种偶然得之是建筑在长期的生活和修养基础上的,这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
舞蹈家必须投身于人民的生活,要依靠勤奋扎实的劳动和积累来从事舞蹈创作,而不要把希望寄托于脱离人民生活的所谓“灵感爆发”。
三、展开舞蹈形象思维的要素
1、“舞蹈家的眼睛”观察生活。 2、创造性的艺术想象。 3、强烈的情感活动
第二节 舞蹈形象的审美特征
一、舞蹈创作的三个环节和一个核心
环节:1、贴近生活、感受人生 2、融入舞蹈艺术构思 3、进行舞蹈艺术表现
核心:用独特的舞蹈艺术思维构建出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 二、舞蹈创作的基础——贴近生活、感受人生。例:《雀之灵》(视频)
舞蹈形象创造的审美特征
一、舞蹈形象的创造,要具有直观动态性。 二、舞蹈形象要具有典型性,美的更美,丑的更丑。
三、舞蹈形象要具有情感性。情感是舞蹈的核心,无情便无舞,欲舞先动情,舞由情生,
情为舞魂。
四、舞蹈形象要具有审美性。
第十一章 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
第一节 境界说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
境界说是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主张艺术作品要创造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韵、味外之旨”,已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要求,并认为只要创造出具有一定的艺术境界的作品,才是具有高格的上品。
第二节 舞蹈艺术也应当研究意境创造
意境指的是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词、绘画和书法是最讲究意境创造的,而这三种艺术形式和舞蹈的艺术关系都十分密切。
舞蹈作品也要讲究意境的创造:在舞蹈作品中,以经过提炼美化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并能引发观众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第三节 舞蹈意境的结构层次
舞蹈意境的创造主要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写,把观众引入一个想象的空间,进而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享受。不过,情景交融存在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结构层次表现为:景------情------形------象-----镜,现简述如下:
1、 景:即舞蹈作品的特定的时空,是舞蹈作品中引发人物动情的外部环境。 2、 情:是舞蹈的原动力,亦是舞蹈作品人物行为的内在驱动力。 3、 形:即额问题的外部形态。
4、 象:就是行的精炼与升华,它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人物的个性,是饱含人物内心激情的
外部形态,是姿态造型和运动过程组合有序的动态形象。
5、 镜:在一部舞蹈作品里,舞蹈形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舞蹈作品的成败和审美价值的高
低。
一、 写镜,就是造事表情,构景抒怀,即前人所说的“由景入情,假象见意”。 二、 造镜,就是充分的发挥舞蹈动作的抒情功能,直接抒发舞蹈者的情感。即前人所说
的“移情入景,貌题直书”。
第四节 舞蹈意境的审美特征和意境创造的途径
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情景交融,如诗如画。 二、 虚实相生,物我合一。
三、 内涵丰富,给人启迪,引人思考。
第十二章 舞蹈的形式结构
第一节 舞蹈形式的感知结构
审美、感觉、器官
1、视觉形象(色彩、线条、形状) 2、听觉形象(联想) 3、动觉形象(参与)
第二节 舞蹈形式的结构过程
一、内在形式化
1、舞蹈的情节结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