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32道选择题,,每题2分)
2017年暑假家住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小明途经北京(东八区)到中国甲地看望外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小明于当地时间8月1日上午8:00起飞,飞机途中飞行10小时。小明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北京时间应该是:
A.8月1日10:00 B.8月1日18:00 C.8月2日10:00 D.8月2日18:00 2.当小明到达甲地时当地正值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24分,甲地的经度可能为: A.120°E B.126°E C.116°E D.114°E
据中国天文科普网报道:2018 年,太阳活动迎来了低峰年,随着太阳黑子数目的减少,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将会减少,地球可能进入温度较低的“小冰期”。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所发生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 A.耀斑——①层——能量急剧释放 B.黑子——①层——温度相对较低 C.太阳风——③层——温度相对较低 D.耀斑——③层——能量急剧释放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包括( )
A.世界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异常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有线电视信号受到严重干扰 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 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5.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C.由北向南递减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6.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④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完成下列各题。
7.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层 B.②层 C.③层中的软流层 D.以上都不对 8.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①层、②层构成地壳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左图是天津市某新型居住小区楼房二楼正南向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照片,右图是太阳能集热器装置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
9.冬季某日晴朗的午后14:30左右,太阳照射该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所产生的影子偏向于照片中 A.①处的左下方 B.②处的左上方 C.③处的右下方 D.④的处右上方 10.关于使用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的叙述,可信的是 ①该装置的“可调节支架”的长度随楼层不同不发生变化 ②所安装的墙壁朝向南、北半球相同
③将该装置移至上海地区使用,集热器冬季集热时间会缩短 ④将该装置移至上海地区使用,“可调节支架”的长度应该拉长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1.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下题。
此河流位于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中国首枚X射线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圆轨道上,成功监测到引力波源所在天区,参与监测首个引力波电磁对应体。图3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慧眼”望远镜运行在大气的中间层 B.极光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太阳活动可能干扰短波通信 D.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平流层13.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洋流
A.是寒流,向南流 B.是暖流,向南流 C.是寒流,向北流 D.是暖流,向北流
15.上述洋流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C.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D.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