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 1、鄙
①边疆(边邑),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 ②轻视,看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器量狭小) 《训俭示康》 ③庸俗,浅陋(鄙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 2、敝 ①坏,破旧
使史更敝衣草屦 《左忠毅公逸事》 ②疲惫 ,困乏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资治通鉴》 ③(衰败)损害 因人之力而敝之
④通“弊”,弊病,害处 为敝弥深
⑤通“蔽”,蒙蔽,欺骗 不敢敝其主 3、许 ①答应,允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传》 ②期望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 ③处所
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 ④这样,如此
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 ⑤表示约计的数量(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4、阙
①朝廷(帝王所居之所,宫阙)
操乃诣阙贡献 《后汉书》 ②空缺,缺少,欠缺
南渡桂水阙舟楫 《暮归》 ③ (损伤)削减,侵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掘
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 《国语》 5、微 ①精妙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屈原列传》 ②(如果)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③(地位)卑下,低贱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陈情表》 ④隐蔽,藏匿
(白公奔山而缢,)其徒(部下)微之 《左传》 ⑤暗中,秘密地
童微视其睡 《童区寄传》 ⑥伺察,侦察
解使人微知贼处 《汉书》 6、信
①言语真实,诚实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②的确,确实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信用,守信用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④使者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 《孔雀东南飞》 ⑤任凭,随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行7.【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三)动词。
1.给予,授予。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①失其所与,不知
3.参加,参与。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4.赞许,同意。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五)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8.【而】 (1)连词
①表并列,译为:而且、又。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劝学》 ②表顺承,译为:就、才、接着。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③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④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⑤表假设,译为:如果、假使。
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⑥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⑦表修饰,译为:着、地。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2)代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