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3.模型图解类
题型解读
解题模板
典例
1.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相互结合形成的多聚体。图中甲、乙、丙为细胞内重要的三种多聚体,a和b为其单体。请结合此图,判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4种
B.ATP是由a连接两个高能磷酸键形成的 C.b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一般相同,乙、丙一般不相同 解题思路
解析 噬菌体为DNA病毒,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埃博拉病毒为RNA病毒,主要成分为RNA和蛋白质,由图示可知,甲为DNA,乙为RNA,丙为蛋白质,则相应的a为核苷酸,b为氨基酸。人体细胞内a共有8种。ATP为三磷酸腺苷,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生成一磷酸腺苷,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而a为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蛋白质或多肽因为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但氨基酸不能。人体各细胞中DNA一般是相同的,但RNA、蛋白质一般是不相同的,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 D
2019年
2.某些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吸收途径如图所示。据图推测可知( )
A.Na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B.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过程直接消耗ATP C.该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D.Na进出细胞所用的载体蛋白不同 解题思路
++
解析 图示信息表明Na进入细胞时并未消耗ATP,不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葡萄糖进入细胞依靠钠离子驱动的葡萄糖载体蛋白,并不直接消耗ATP,B错误;图示物质出入细胞的过程体现的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而不是流动性,C错误。 答案 D 32专练
1.下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正确叙述是( )
+
A.植物细胞都不具有的结构是a B.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场所是c
C.植物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是因为有结构i
D.图的下半部分可用来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2.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刺激Ⅰ或Ⅱ都能引起屈肌和伸肌反应,但不属于反射 B.在整个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感受器只存在于伸肌中
2019年
D.该反射弧完成的是后天性的条件反射
3.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 ,细胞中的1与2相比特有的是 (答案要全面)。
(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 ,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做 。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 。 (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 (至少答出两点)。
(4)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 (己、丙)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 (丁、戊)。
(5)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5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 。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5的结构有 。
4.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来源于 (结构),其中的物质通过 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 。
(3)当b物质与AMPA结合后,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转变为 ,此时膜内的电位变化为 。 (4)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 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