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密度达到14.1公里/百平方公里,为1978年的1. 5倍。二级以上公路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比重由1979年的1. 3%提高到1999年的12.5%,主要城市之间的公路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公路交通紧张状况初步缓解。总体而言、一个干支衔接、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全国公路网已初步形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路事业取得的突出成就。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18.5公里)建成通车到199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1605公里。短短10年间,我国高速公路就走过了发达国家高速公路一般需要40年完成的发展历程。 2、公路建设评述
50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回顾我国公路发展历程,对比世界公路发展趋势,可以认为,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基础十分薄弱,我国公路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公路技术等级看,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
还有近20万公里等外公路,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14. 4%,西部地区更高,达到21.8%,技术等级构成仍不理想。从行政区划分布看,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公路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总的来看,东部地区公路密度较大,高等级公路的比例也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
5
因此,为逐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需求,重点提高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公路技术等级,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本世纪末以至下世纪初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公路运输的特点及其优点《3》
特点:1、2、3、4、5、6、
灵活方便性:汽车运输机动灵活、方便,可以延伸到社会各
个角落,时空自由度大。
广泛适用性:公路网纵横交错,干支结合,比其他运网稠密
的多,适合各种用途、范围、层次、批量、条件的运输。 快速及时性:汽车运输可实现“门到门”运输,减少中间环
节,缩短运输时间,便捷快速,非常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公路条件、汽车结构性能改善,其经济运距大大延长,更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
公用开放性:公路运输是一种全民皆可利用的运输方式,凡
拥有汽车的社会和个人均可使用其基础设施。
投资效益高:汽车运输始建投资少,回收快。公路建设虽然
投资大,但由于回收快,且兴办公路地方收益大,故筹资渠道多,兴建较容易。
经济效应大:公路运输的发展可直接带动汽车工业等相关产
业的发展规律。 6
优点:
1、 时差效益:在对外贸易的港区集疏运中,汽车可以随要随运,
而且装卸时间短、运行速度快,保证货物在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运至港口装运。可以尽早结汇,加速资金周转产生宏观效益。
2、 运距差效益:汽车高度灵活,适应性强,有时可以选择小于
铁路或水路运输的运距,使商品在途时间缩短,能迅速投放市场或投入生产,从而加速资金周转,获得运距差效益。 3、 运输质量差效益:汽车运输装卸环节少,货损货差小。在外
贸集港运输中,汽车可以做到上门取货,送货到港,只需一次装卸环节,减少了货损货差。
四、我国公路运输中出现超载现象的深入分析
超载想象普遍存在于我国的货运市场中,这是不争的事实。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单车增加所载货物数量或重量来增加利润,摊薄每辆车的营运成本。在政府大力打击超载车辆的时候,车主面对高额的罚款,不得已暂避锋芒。这时,公路货运基本已是无利可图了,货物数量未变然而用于运输的车辆少了很多,自然的货运价格一路飙升。风势一过,停运车辆纷纷驶上公路,超载问题又死灰复燃。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超载现象屡禁不止呢?我想问题还是出在货运市场上。如果我们的货运企业能够在不用超载的情况下获取足够的利润,并且又有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来监管各企业的营运状况,那
7
么我想超载现象可以得到极大的缓解。 我国公路货运主要存在的问题: 1、低价恶性竞争:
由于我国曾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导致我国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竞争体制,这反面的影响至今仍然广泛存在于各个行业,其中就包括公路货运业。我国的公路货运公司没有鲜明的自身优势,只能依靠低级的价格竞争来获得顾客,这就导致了类似彩电业的极为不明志的低档次恶性竞争。更有甚者,为了能够更快的占领市场,许多企业赔本赚吆喝,打乱了市场规则,使企业纷纷身陷泥潭,难以自拔。
2、货运市场混乱:
仔细观察现今的货运市场,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的个体人员大规模的加入了货运市场,他们或夫妻、或兄弟、或邻里,人不离车,单独行动。由于他们往往都是单车,因此无法形成整体效益,单车超载成为他们获取利润的唯一途径。这批人成为扰乱货运市场的主要元凶。
3、车辆缺乏有效保养:
由于企业将精力长期集中于如何创造利润,往往会忽视对于成本的控制。车辆保养在平时总给人以吃力不讨好的感觉,因为车辆保养并不创造利润,所以它的功效不易被发现。管理部门不愿意在平时花费金钱用于不创造任何财富的项目上,因此许多车辆的车况很差。要知道一旦满载货物的车辆在途中抛锚,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是远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