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1:33: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章“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三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第四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第五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第六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七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第八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非重点,略) 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1

第一章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在官府”(名词解释):

①“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官学机构和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形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原因:为官有学,而民无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书,而民无书。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特点是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合一,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2.国学与乡学、大学与小学的区别:

国学是由中央政府办理、设在天子、诸侯的王都内的学校,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由大乐师主持,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乡学是设立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内的学校,入学对象是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由司徒负责领导,教育内容是“乡三物”——“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小学一级,但是学习优秀者可选拔到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国学又分小学、大学两级。国学的小学设在王宫内,入学年龄沐浴家庭身份等级有关,贵族子弟的入学年龄早于平民子弟,平民子弟所进入的小学学习年限是七年,小学的学习内容是德、行、艺、仪,是关于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

3.六艺(内容和特征一起回答,名词解释)

(1)“六艺”,即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六项基本内容: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三大方面: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十分广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③书数。书,是指文字书写;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②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第一章 1.“学在官府”√

2.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未考过,简单复习) 3.六艺

①内容√ ②特征√

2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重点)

一、稷下学宫 √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2.教育的作用

3.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4.教育目标:“学而优则仕” √

二、孔子√

5.教育内容:“六艺”(以“六经”为教材),教育内容三个特点

①因材施教√

6.教学方法

②启发诱导√ ③学思行结合√

7.论道德教育√ 8.论教师√

9.历史影响(即评价)

①说明人性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1.性善论√

②人性是先天固有的,提出“良知、良能”说 ③善端说

2.教育的作用

①社会作用:保民心 ②个人作用:求放心

(1)内容:“礼”、“仁”

(2)方法 ①立志②克己③力行④中庸⑤内省⑥改过

①社会作用: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

②个体发展作用: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

三、孟子

第二章

四、荀子

3.教育目的:“明人伦” 4.道德教育

(1)内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2)方法:1,持志养气;2,动心忍性;3,存心养性;4,反求诸己

5.教学思想:深造自得 1.荀子与六经传授

2.性恶论√ 与教育作用:“化性起伪” 3.教育目标:培养“大儒” 4.教学内容:“六经” 5.教学方法:“闻见知行” 6.论教师√ 1.教育作用

五、墨子

①社会作用:建立“兼爱”社会

②个人作用:“素丝说”√,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2.教育目标:培养“兼士”

3.教育内容:a,政治和道德教育;b,科技知识;c,文史教育;d,培养思维能力 4.教育方法:主动、创造

六、《大学》√ 七、《中庸》

1.教育作用

2.教育制度:学制与学年

八、《学记》√

3.学校管理:视学与考试 4.教育、教学原则

①教学相长√ ②尊师重道 ③藏息相辅

⑥长善救失√

④豫、时、孙、摩 ⑤启发诱导√ 5.教学方法

九、补充相关知识点:儒、墨教育的异同√

3

一、稷下学宫(名词解释/简答)

(1)定义:①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齐恒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创办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是由官家操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而且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其特点是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物质待遇:享有上大夫俸禄;政治待遇:不治而议)而且管理规范上,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促进了思想学术的发展,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二、孔子(重点)(可以挑其中一个考名词解释或简答,也可以出论述大题)

孔子,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主要有两个:

①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

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是百家争鸣的先驱,创办了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私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二)教育作用和地位的观点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庶、富、教”。

孔子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吃、喝、穿、住的问题;再次是“教”,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孔子首次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他认为人们的先天素质是很接近的,但是之所以人们在成长中千差万别,是后天“习染”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无论等级贵贱,生来在天赋素质上是平等,这就说明教育是人们成长中的一种特殊环境,要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三)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名词解释)

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依据出发,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学实践。有教无类的原意是指: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目标:“学而优则仕”(名词解释)

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养人才的路线概括为:“学而优则仕”这话是子夏说的,也代表了孔子的教育观点。“学而优则仕”包括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把读书和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

意义: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动力,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直到现在在我国还有重要影响。

(五)以“六艺”教育内容

1.以编订的“六经”为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

2.教育内容存在三方面的特点:①偏重社会人事;②偏重文事;③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4

搜索更多关于: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 的文档
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1jma064um4vbt01gdv99bpag891bi0044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