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考察报告
细说宏村人工水系
五月中旬的宏村一行让我们充分领略到皖南村落的独有魅力。它巧妙的选
址,完整的水系,独特的水园,构成了与众不同的风貌。这也是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原因。
而从人居环境的角度看,宏村村落中最有特色的是人工水系。宏村和水景观的建设史古村落规划和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众多的传统古村落中独树一帜。
宏村水系是按地理环境和生态要求及风水理论、村镇发展,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消防需要,前后经过100余年的历史,通过人工而建造起来
的。起初宏村彦济公九世孙玄卿公聘堪舆家相地,“偶指村中有天然一窟,冬夏泉涌不竭,曰:此宅基洗心也,宜扩以潴内阳水,而镇朝山丙西之水”,并有开凿圳、塘设想。至明初聘请地师何可达相地,并做以“以西溪以凿圳绕村屋,共长川九曲,流经十湾,坎水横注,丙地午曜前吐窟,自西至东,水涤肺腑,共夸饰锦绣蹁跹,乃左乃右,峰倒池塘,定主科甲延绵,万亿子孙,千家火烟,于兹肯扬”的村落水系规划。到明永乐年间,至汪升平、汪升齐这一代,由汪升平等捐资建圳,汪思齐等捐窟及四周祖田。百丈水圳,约1800平方米的月沼相继建成,宏村水系初具规模,到明万历年间因人口繁衍,建筑密集加上新开垦的耕地需要大量用水浇灌,而且人们出于对火灾的恐惧,忧虑“南山亦日烈焰”,仅凭月沼蓄积的“内阳水”已不够用。于是族人根据先辈遗言,村人经协商,汪氏大小族人于万历丁末年在村南购秧田数百亩,再蓄“中阳水”,辟成一个近2万平方米的弓型池塘,取名南湖。同时,下水圳又告凿成,后又根据地师指点,又引雷岗山上“桐高井”和“文武潭”的泉水,由山涧流入村内,凿圳穿过村东南北,入“中神庙潭”后汇南湖,南湖水再由暗渠明圳灌溉南下农田后,直汇双溪河而入奇墅湖。至此,形成了宏村完整的水系。宏村人工水系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现任然完整保留着。
宏村水系由水源头、水圳、月沼、南湖及户家中的水园、水院共同组成。水源出自学堂山南麓、邕溪河、邕溪流至石碣为西溪,在2流至村口亭前,与羊栈岭南水汇全中洲,是为双溪河;然后直流下,过奇墅为新安江水系源头之一。宏村水系在邕溪河村西拦河筑坝引水入村兴建人工水系。古水系源头拦河坝,以当地石块为主材糯米桐油加石灰配制成浆砌长40余米,高2.2米的石碣。石碣拦截邕溪河水,使水位抬高后,溪水漫坝而下,银花飞溅,煞是壮观。开启坝头闸门,溪水进入水渠,转而流入水圳,闸门根据一年四季水情调节水量保证水坝长年流注,不溢不竭。
水圳是解决村民生活的水渠,它自石碣引水入村,九曲十湾,或暗或明,或隐或现,有分有合,全长1000余米,宽深0.3~0.6米,宽浅各异,它通深巷,穿高房,七绕八折,大多沿着巷道,使高墙深巷显得生机勃勃。水圳大多是用条石砌成、铺砌,简朴实用,明沟水圳也是用大石条块镶砌,暗沟水圳则是铺上黟县青石盖板。屋前屋后随石板路设置的小水圳则主要用来排泄雨水,“四水归堂”天井中的雨水池通过暗沟进入水圳,可谓水流千家,千家流水,清水悠悠,财源滚滚。屋前弄口沿水圳多架一石板或搭成踏步,每有水埠头。供人们上下汲灌及涣洗,亦便
于消防。为保持水质纯净,早年订有村规民约,规定涣洗时间和洗涤内容,当时水圳水可饮用。水圳因引水口水闸可限西溪水势,南湖的溢水口又调节水位,且水流又受九曲十湾的缓冲,终年水位如一,大雨不溢出,天旱依然清泉绕屋,保持一定的流量和流速,所以水圳清澈见底,它既是街巷道路旁的民沟,又是溪水串村的水道,潺潺流水,淙淙不断接连百家,四通八达,“家家门前有清泉”。
月沼是宏村水系发展的重点。月沼正好位于村落中心,汪氏宗祠正南。在地狭人稠,建筑密集的粗诺中心,月沼由西北角的进水口引上游水圳之水,池塘北延直,南延弯曲,恰好一轮弯月,因而取名“月沼”,月沼弦长近50米,面积约1800平方米,水深约1米,月沼之水通过两个出口控制水位,引水至下水圳。这一池清澈如镜的碧水,活化了周围居住环境,调节了村落小气候。月沼的弦部都是用简洁的石栏板镶嵌在13个方圆头的方柱上,13根石柱,象征着护卫村
落的“十三太保”。月沼建成后,村人相继以延月沼倚祖祠建房盖楼,敬修堂、根心堂、冒华居、聚顺庭、敦本堂、望月堂等典型民居先后建成,至今保存完好形成月沼民居群。宏村月沼已成为村落中心最重要的景观之一。一池清水平如明镜,蓝天、白云、碧峰、粉墙倒映其中。
南湖是继月沼之后又一浩大蓄水工程。月沼水圳建成之后,人们安居乐业,经过200余年人口繁衍,楼舍毗连,单靠水圳,月沼蓄水是不够用的。在明万历丁末年,由宏村汪氏81氏祖,奎光公等17人主事,用村南秧田百余亩及93处洞窟沼泉,挖掘数丈深,周边砌石立岸,历时三年建成南湖。南湖其形如同新月,有环抱整个村落之势,集合村之水而蓄之,又是村南数百亩良田的天然水库。它的兴建是宏村人工水系规划建设的鼎举,也可以说是宏村人工水系的“高潮”。南湖是宏村人造水系的末端,水圳的水汇流先进入南湖前端的沉淀池,经净化沉淀后,过栏栅入湖中,南湖有五个出口,其中四个出口用于灌溉村南数百亩良田,另一双溪河出口是南湖水溢出口,它控制湖水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
如此完整简朴的人工水系不仅体现了宏村人勤劳的作风,还有他们睿智的头脑。它将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展示给我们一副最美的村落水系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