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 )竹
卷(
) 石底以出
为坻
) 寂寥(
)无人
翕(
)忽
(
) 然不动
( 幽邃 ( )
犬牙差 ( )互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3. 文学常识 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 “记”是一种文体
,可记叙 描写 ,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 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
他
的第四篇。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环 如鸣佩环
______________
(2) 清 水尤清冽 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 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
___________
(3)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_ 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
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6.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为
为坻为屿 B 之 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 C 乃
乃记之而去 D 尔
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
7、阅读 下列语段 ,完成相关练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为
,为 ,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2. 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 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 C 不可久居
(居住)
D
影布石上
(
映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新课 标第 一网
(1) 青树翠蔓 ______________ (2) 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_______ (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____________ (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
(5) 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 (6) 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
“小石潭 ”的什么特点?
6 .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
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8.作者开头说 “心乐之 ”,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 “悄怆幽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 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 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水尤清洌 ”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
D、 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卖油翁阅读 一、阅读回答
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康肃笑而遣之 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 B.尝射于家圃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D.睨之,久而不去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14 、《卖油翁》作者是 _______ ,北宋著名 ______ 家。唐宋 _______ 15 .给下列汉字注音。 矜()圃(
)睨(
)忿( )酌( )颔(
) 之一。
1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 )( 2)但微颔之 (但 )
( 3)无他,但手熟尔 (尔 ) ( 4)尔安敢轻吾射 (安 ) 17 .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18 .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19 .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20 .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 21 .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 “酌油 ”这段文字?
22 、 中说陈尧咨善射,试举两点说明他善射的情形。( ( 1)
4 分)
( 2)
揣摩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对刻划人物性格的作用。
( 1) .公亦以此自 矜。
( 2)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 ,久而不去。 ( 3)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 微颔 之。 ( 4) .康肃笑而遣之。
23、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 “久而不去” 是不是有意要教育陈尧咨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