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教育专线
关于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的几点个人思考
李永海
(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马伦小学,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现如今的生活下,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时刻都要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小学数学,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的
一个基础,而且数学本身也就是一个思维比较敏感的学科,需要学生经过老师更系统化的教育,引导一个更便捷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学好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方程;等式的性质;数学模型
有很多的东西都是新的,就在小学数学当中,很多模块的问题都是新的,都要求老师要进行细致化的研究进行分析,当中,解方程这一块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问题,因为它是具有两种思维方式共同要求的联合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师在进行解方程教学的时候,要顺应新时代下的要求,进行合理化,开放化,便捷化的处理问题。还要结合以往的教育数学的经验,进行综合处理现在的问题,在最基础的年纪里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黄金的基础。
一、深刻领会内容编排及其意图
简易的方程,是作为人教版里边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由一些简单的字母进行排列方程,进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方程虽然简单,但是它包含一样的数学思维在其中。而且,像这些简单的方程,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且,简单的方程可以运用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就是,简单的方程学习,他讲究的是新式创新型的研究,通过有趣的分析,和同伴之间的商量讨论,就可以非常有趣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就是,通过简单方程的基本特征,就可以了解到很高的人生道理,比如方程式的左右两边相等,教给我们等式的左右不管怎么样都要保持平等,教给学生一个平等的概念。方程式也是有一定的灵活性,它可以很快速的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灵活性。方程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说一旦学会这种方法,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解决问题的要求都降低了不少。
二、吸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的学生还是保持着以前幼儿园时期的天性的,所以,对于孩子时期的小学生不能强制性的用牢笼式的教育束缚学生,而是要采用游戏,娱乐性的方式和带有探索型的方式,让孩子进行拓展自己,放宽自己的眼界。也就是让学生培养一种对数学学习的学习兴趣。现在,数学由以往的简单变得更难,孩子们要想学好数学,就需要更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小学时期正是打基础,他们之前没有经历过,认识过什么叫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说要想很快的就学好,学通数学是很有难度的,所以,就要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出发,学习兴趣一旦建立,就会让学生深深的喜欢上数学,也就会从心底里更喜欢破解数学的难题,不会选择逃避,也不会退缩。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吸引,引导。将问题的思维方式转化成学生自己想要攻克的那个点,然后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再这样不断的冲击下,学生的数学兴趣一定会建立起来。另外,学生之间的思维能力不是统一的,教师不能用一套教学方式而去适应所有的学生,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去适应不同的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一视同仁,但是对学生之间的教学要因人而异,不能因为某一种教学方式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理解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原理
人文之友
(一)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够使得解方程的思路更加清晰和简约化
等式的性质进行解决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不能用天秤平衡法来解决问题。因为天秤法看似非常的便捷,但是它有自己的不足就是很麻烦,而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把每一步的步骤都要板书的非常明白。时间长了就不利于,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的提升,也就很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综合各种情况来发现,天秤法的教学使用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影响。所以说我们要用移动常熟过等号右边的方法进行解方程,这种方法解方程对加减号的要求非常高,在什么时候需要变号,什么时候不换号都是有很严格的要求的,尽管是这样,这种方法解决问题非常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一个简单的题就开始进行锻炼,逐渐提高,提升自己的思维,也就很好的对以后的学习培养很好的学习兴趣了。
(二)移动常熟过等号右边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提升
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解决问题对板书的要求很高,但是这种方法思维能力较高,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也就实现了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转变,也就是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的题实现了由两种思维进行解决的方法,满足了最开始我们所说的那种要求,这种简单的思维转化看似复杂,其实在以后遇见高难度的数学题的时候,会有很大的技巧性,一旦熟悉了这种方法也就很快的解决问题。
(三)加强了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培养较高的学习兴趣,可以较好的加强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的衔接,也就是关系,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伴随着新式的教育体制下,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学习加强。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日常中不断发掘数学的美,锻炼数学,提高数学。
】
[1]李兴宏,夏永刚.对小学数学解方程知识的感悟[J].新课程(小学),2016(03):178.
[2]徐菲.试论小学数学活动课的设计[J].成才之路,2016(02):56-57.
[3]谢园.浅谈小学数学活动课及其教师角色的定位[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141-142.】
李永海(1979.10~),男,民族:汉族,籍贯:广西南宁,学历:本科,单位: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马伦小学,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如何解方程)。
【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