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九年级(上)诗词默写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1:20: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1 九年级(上)诗词默写练习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 识记

(1)《秋水》中,写大海辽阔的句子是: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原因是: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2)《捕蛇者说》的中心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使至塞上》中,描写大漠独特景观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泊秦淮》中,抒现实之忧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无题》中,用景物渲染,烘托了有情人离愁别绪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表达生死不渝的爱情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写离别后的担心句子是: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浣溪沙》中,表明中心主旨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抒发对春天大好年华及美好事物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小园香径独徘徊.

(7) 《水调歌头》中,交代写词的缘由的句子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写持酒赏月,忽发奇想而问天的句子是:

的句子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现作者遥祝兄弟平安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体现作者乐观豁达,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8)《马说》中,说明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文章的中心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鱼我所欲也》中的中心句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明诗人内迫切还乡并计划回家路线的句子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

借神话传说表达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与开头照应的句子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写月移光转

(11)《滁州西涧》中,显出了闲适恬淡的情趣的句子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约客》中,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刻画诗人的焦虑失落的心情句子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3)《如梦令》中,表现女主人生活闲适的句子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1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句子是: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表示要向鹧鸪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南方,决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自己的报国志向的句子是: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5)、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6)、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并用景物来衬托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中慰藉自己,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7).《鱼我所欲也》一文提出的中心观点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8)①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②《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曾子认为,每天应该从哪些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⑤曾子认为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的原句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⑥ 孔子认为人应该先行而后言的句子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⑦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 。” ⑧表述了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的句子是:“三月不知肉味 。”

第二部分 古代诗词文背诵默写检测题

2

1、在《秋水》一文中,表现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的被大方之家所耻笑的句子是:“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在《〈论语〉十则》中,

2、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 , ” 3、孔子认为什么可以拿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 ? , 。” 4、孔子认为应该怎样帮助他人,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 , 。” 5、表述了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的句子是:“ 。” 6、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文章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7、在《使至塞上》中,描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8在《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 , 。”9、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出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唱的名句是:“ , ” 10在《无题》中,、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的句子是:“ , 。”

11、使用比喻,曲折丰富地表达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句子是:“ , 。”

12在《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的赋予哲理的词句是“ , , 。”

13、体现作者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乐观思想,表达对离别的人们的美好的祝福的名句是:“ , 。”

在《浣溪沙》中,14、被誉为“天然奇偶”,传诵千古的佳句是:“ , 。”

15、更为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表现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16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生动地表现诗人以释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的句子是:“ , 。” 17、表现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的句子是: “ , 。”

在《滁州溪涧》中,18、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 , 。” 19、蕴涵诗人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的句子是: “ , 。” 20、在《约客》中,揭示内心世界的点题佳句是:“ , 。”

21、在《如梦令》中,写作者昨晚风雨交加时因触景伤情而醉酒未醒的情态的句子是:“ , 。”

22、既写出花朵凋零的景象,又透露出诗人惜花之情,还点出了暮春时节,被王士祯认为 “人工天巧,可称绝唱。”的句子是:“ 。”

3

23在《菩萨蛮》中,、以喻明志,表达诗人及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不可阻挡的句子是:“ , 。” 24、表达诗人忧国忧民但决不向敌人屈膝的坚定的报国志向的句子是: “ , 。” 25、在《〈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

26、在《无题》中,运用美丽的神话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 。”

27、在《菩萨蛮》中,言简意深,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句子是:“ , 。”

第三部分 直接默写练习

1、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 2、烟笼寒水月笼沙, 。 ,隔江犹唱后庭花。 3、春蚕到死丝方尽, 。

4、蓬山此去无多路,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6、 , 此事古难全。 7、但愿人长久, 。

8、却看妻子愁何在, 。 便下襄阳向洛阳。 9、独怜幽草涧边生, 。春潮带雨晚来急, 。 10、黄梅时节家家雨, 。

,闲敲棋子落灯花 11、“知否?知否? 。 12、昨夜雨疏风骤, 。

13、郁孤台下清江水, 。14、江晚正愁余, 。 15、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 。

16、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 的一种树。 17、(北杨树)高到丈许,两丈, , ,对抗着西北风。 18、 ,微微泛出淡青色。 19、河伯欣然自喜, 。 20、且夫我尝闻 , ,始吾弗信?? 21、野语有之曰: , ,我之谓也。 22、泾流之大, , 。

23、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 。 24、见贤思齐焉, 。 25、子曰:“其恕乎! , 。 2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 27、子贡问君子。子曰:“ 。” 28、子曰:“ , 。小人反是。” 2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 3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 。

3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

4

搜索更多关于: 九年级(上)诗词默写练习 的文档
九年级(上)诗词默写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1sve3eh4b1xep036og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