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种物质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做润滑剂
D.这四种物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28.8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图装置实验 (夹持装置省略),通入CO足量,反应完全后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8.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 B.先CO通一段时间,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中Cu和O元素质量比为9:1 D.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
3.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下列除去二氧化碳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燃混合气体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Mg Cl- Cu2+ NO3 C.Ba2+ Cl- NO3 Na+
化(见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D.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K+ Fe3+ CO3 SO4 D.H+ HCO3 Al3+ SO4
-2-4.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2+-2-2-5.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图甲),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
A.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温度低于其着火点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O2和水蒸气
6.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是非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7.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物质均属于难溶物质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8.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B C
D
A.图A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图B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图C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D.图D所示实验既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9.在舞台上制造云雾缭绕的仙境所采取的人工方法可以是( ) A.燃烧红磷
B.燃烧镁粉
C.施放干冰
D.浓盐酸挥发
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过滤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液体体积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纯净的井水
C.天然气
D.液氧
12.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空气液化 B.光合作用 C.车轮爆胎 D.玻璃破碎
13.工业烟气脱硫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程中有二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OH溶液
C.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D.NaOH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吸收SO2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B.硫酸铜与石灰水配制的波尔多液可用铁桶存放 C.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
D.氨水?NH3?H2O?涂在蚊虫叮咬后的皮肤上,可减轻痛痒
15.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列有关海洋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海水可以提取镁盐制取镁 B.海水中溶解盐的质量分数高达5% C.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 D.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 二、多选题
16.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C.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不同的酸溶液虽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也存在差异,这与酸根阴离子不同有关 17.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C.空气是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18.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C.用通入氧气,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入的少量一氧化碳 D.用适量的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锌
19.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A.反应Ⅰ中的反应物分子有三种 B.反应Ⅱ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Ⅱ中参加反应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此净化装置可以消除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20.为了区别CO(可能混有氧气)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伸入燃着的木条 C.分别加入少量水,振荡 三、填空题
21.丙三醇(其化学式为C3H8O3)是无色、味甜、粘稠的液体,俗称甘油。甘油极易氧化,热稳定性好。在造纸、化妆品、照相、印刷、金属加工和橡胶等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请根据以上信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丙三醇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氧化物”)。 (2)从分子构成:丙三醇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从物质组成:丙三醇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写名称)。 (4)从物质性质:丙三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B.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D.分别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