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班别 时间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透镜 授课人 教具 课时 透镜组、光源、老花镜、近视镜。 1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 学 过 程 二次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学 方 法 学 习 方 法 备课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 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 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 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 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 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 幕布上。它们的镜片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 的哪些问题? 1、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 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二)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 探究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交流讨论并回答。 1
猜想、设计实验方案、选出最佳方案. 指导,巡视,点拨。1、焦点,焦距: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 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焦点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 字母表示.(课本图3.1—5所 示)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实焦点,但通 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 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2、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 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 3、会聚指折射光线的范围比入 射光线变得窄一些。不一定交于一点。发散指折射光线比入 射光线的范围变得宽一些,有 可能交于一点。 4、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 光线。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点评,归纳。 (五)课堂小结
小组进行实验,组长分工负责。实验结束选代表台前展示,并讲解说明,其他组质疑。 得出结论: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交流,讨论。 每组选代表台前展示。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