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 10:59: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内容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高消耗低发展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也应该发生转变。绿色会计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区别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用绿色会计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真实的反映了环境因素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的影响,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从长远来看,我国经济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采用绿色会计进行成本核算,虽然我国具备了实施绿色会计的一些条件,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空白,为此要加快建立绿色会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知识经济、绿色会计、会计核算。

【Summary】: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traditional high-low consumption no longer mee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rresponding accounting change should occur. Green accounting of natural resources to spend on how to compensate for the center from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oday, with green accounting of the gross national product to measur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true refl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the state and enterprises, promot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ng ru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must be made to obtain green accounting, cost accounting, although China has implemented a number of green accounting,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gaps, this should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green accounting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knowledge-based economy, green accounting, accounting.

1

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

序言:知识经济浪潮下,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使人类经济能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使经济达到稳定增长,又不使社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人类同自然资源统一协调、保持良好关系和最佳状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仅着眼于自然资源和谐利用的问题,更加强调在自然资源使用上的公平问题,这样就必须把会计主体视野扩大到主体同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社会生态环境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来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这样“绿色会计”就应运而生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度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建立与世界经济接轨需要的绿色会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为我国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此时,绿色会计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绿色会计相关定义解析 (一)绿色会计的定义与内涵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修正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其目的在于改善社会资源环境,提高社会总体效益。出其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会计处理中,资源和环境具有“资本”性质,这种资本的价值在于能向人造资本转换,随着这一转换,它自身价值也在逐渐减少。因此,绿色会计要计量这两种资本的转换过程,并确定最佳的转换比率,以利于保护社会总资产的平衡。

2、绿色会计,会计处理不仅包括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基金与物质商品,而且包括与企业有关的自然界各种物质资料、废弃物以及随后的处理。

3、绿色会计的创建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增加绿色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需要

2

揭示企业对资源环境的责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评企业财务管理的业绩。

4、通过绿色审计,帮助企业采取措施保护环境,确保所有的环境政策符合要求,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步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绿色会计的本质

绿色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管理学、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生产活动中所涉及的环境要素及其结果进行计量、记录、披露与评价的信息控制系统。

(三)绿色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总体说来绿色会计目标分主要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1、基本目标,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即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具体目标,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会计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尽可能为社会提供企业环境披露的有关信息。

(四)绿色会计核算的内容

绿色会计核算于传统的会计核算,它更强调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有偿使用,具体而言其核算内容主要有

1、自然资源损耗

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超耗成本和“自然资本”消耗成本。前者指企业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中对自然资源超定额消耗的损失;后者指除人造资本以外的可用货币计量的自然资源。

2、环境污染损失

主要指由于资源消耗失控、重大事故、三废排放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损失,如农田,渔塘及淡水、自然景观、工农业、居民生活区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其损失数据可根据赔偿费及罚款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也可按避免或重

3

置成本核算取得。

3、环境保护支出

反映企业对环境保护所作贡献,包括在“三废”处理、控制、补救和减少自然资源耗费,美化工作、生活环境的各项支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账户来进行归结核算。①投入资本;②业务费用;③研究与开发费用;④环保行政与规划费用;⑤补救措施费用;⑥复原或回收费用。

4、环境保护收益

反映企业从环保中所获取的收益。通过对收益的核算,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环保支出效益情况,从而鼓励与鞭策企业改善环保工作收益,它主要包括: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及对这些产品减免税收所得到的收益;企业的绿色产业计划对各项投资的吸引;消费者因乐意消费该企业的绿色产品而导致的利润上升,以及股票价格上升而带来的收益;企业实施环保措施后所带来的一系列无形资产、社会效益及政府奖励。

二、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在会计体系中建立绿色会计,披露环境信息,推动政府和企业将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决策,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我国建立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1、建立绿色会计是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的膨胀,造成了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过度开发和污染自然资源,从而加剧了我国资源与环境的恶劣形势。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绿色会计则把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以及解决其它资源生态问题当作自己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2、建立绿色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企业发展内部环境而言,我国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即以

4

搜索更多关于: 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 的文档
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1wit20xza9d31q9oe9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