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苏教版学案第一专题 语言的演变(无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01: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语言的演变》学案

【学习目标】

1、 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论证结构。 2、抓住关键句,理解语言演变的基本特点。 3、培养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探究之情。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语言演变的基本特点。 学习难点: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课前准备】

1、走近作者

补充:吕叔湘,我国近代汉语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吕叔湘先生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 (与朱德熙合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等。吕叔湘先生参与撰述并审订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直接参加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制订工作。吕叔湘先生是我国最具社会影响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的前期主编和我国第一部语法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的主编。 2、背景介绍

写作背景:课文节选自吕叔湘先生的《语文常谈》。据作者在序中说:“1964年春天,有一天《文字改革》月刊的编者来看我,问能不能给那个刊物写点有关语言文字的普及性文章。结果就是后来在《文字改革》月刊上分期发表的《语文常谈》。…给这些文章取这么个名字,无非是说,这些文章内容既平淡无奇,行文也没有引经据典,当不起‘概论’、‘基础’之类的美名,叫做‘常谈’比较恰当。” 这本书虽只有6万多字,但几乎把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论和知识都涉及到了。全书共八篇,包括:“语言和文字”、“声、韵、调”“形、音、义”、“字、词、句”、“意内言外”、“古今言殊”、“四方谈异”、“文字改革”。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原题为\古今言殊\,含四个标题:包括“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等四个部分。选入课本时,删去了最后一节,并将前面三个小标题换为序数词一、二、三,题目也由作者改为\语言的演变\。 3、语言知识补充:

①押韵: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②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后三声即为仄声,古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又分化为四声)。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声调第一声)、阳平(声调第二声)、上声(声调第三声)及去声(声调第四声)。

③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有象形(画出那个事物,字的形体随着所表现事物的形体而弯曲,如日、月等字)、指事(一看到就能认识,或者一加思考就能看出那个字所体现出的造字意图,如上、下等字)、会意(把两个以上的字合成一个,根据各部分字义表达总的意思,如武、信等字)、形声(取一个字表示事类

称为“形旁”,另一字表示读音称为声旁,如江、河等字)四种。 4、给加点字注音:

昳丽( ) 引擎( ) 水泵( ) 平仄( ) ....

卡片( ) 窥测( ) 脑壳( ) 捣烂( ) .....搁在( ) 拆开( ) 朱熹( ) 脸颊( ) ..莅临( ) 匍匐( ) ....

5、解释词语,并解释加点词语。

忌讳: 昳丽:

俄而: 平仄: 中心不戚:

【课堂探究】

一、梳理文章脉络,归纳中心论点:

1、在文中划出每段的关键句筛选信息、把握文章思路。

2、三个章节,从小标题看出什么样的关系?

3、请概括第二部分内容,看看分几层来写的?

4、本文除了写语汇变化外,还写了什么?

5、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二、研究本文中的论证方法

1、课文第一部分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课文第二部分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课文第三部分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拓展运用】

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父勃,绍圣谏官。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山。高宗即位,诏举草泽才德之士,预选者命中书策试,授以官,于是淮西部使者言敦儒有文武才,召之。敦儒又辞。避乱客南雄州,张浚奏赴军前计议,弗起。 ……

敦儒素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时奏桧当国,喜奖用骚人墨客以文太平,桧子熺亦好诗,于是先用敦儒子为删定官,复除敦儒鸿胪少卿。桧死,敦儒亦废。 谈者谓敦儒老怀舐犊之爱,而畏避窜逐,故其节不终云。 考证《古汉语词典》,说说你的理解。

1.“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下文有“爵禄非所愿也”)中的“望”:能否解释成“理想、志向”?

2.(秦桧)“用骚人墨客以文太平”中的“文”:是“写文章”吗?

通过以上两例,你能总结出古代汉语解释成现代汉语,有哪些注意点?

【巩固提升】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正确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熹(Xǐ) ②昳(yì)丽 ③引擎(qíng) ④平仄(zhè) ⑤雪茄(jiā) ⑥

冰淇(qí)淋 ⑦荚(jiá)果 ⑧忌讳(huì)

A ①②④⑤⑦⑧ B ②③⑤⑥⑦⑧ C ①②④⑥⑦⑧ D ①③④⑤⑦⑧ 2、 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盘根错节 繁文缛节 高风亮节 卑躬屈节 B、分斤掰两 一分为二 五马分尸 四分五裂 C、文从字顺 文不对题 不名一文 文过饰非

D、 负荆请罪 负隅顽抗 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3、 “把这一段(《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段)用现代话来说一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光看字形。光看字形,现代不用的字只有四个:、曰、孰、吾。可是联系字的意义和用法来看,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十二个字:八、我、能、城、国、不、客、从、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这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 举例说明 B 对比说明 C 分类说明 D 引用说明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苏教版学案第一专题 语言的演变(无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22jy0jios2b61z97l7x8uhsm07tfq0171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