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A级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如表是2×2列联表:
y x x1 x2 总计 则表中a,b处的值分别为( ) A.94,96 C.52,54
??a+21=73,??a=52,
解析:由?得?
?a+2=b?b=54.??
y1 a 2 y2 21 25 46 总计 73 27 b B.52,50 D.54,52
答案:C
2.下面是调查某地区男女中学生喜欢理科的等高条形图,阴影部分表示喜欢理科的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性别与喜欢理科无关 B.女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为80% C.男生比女生喜欢理科的可能性大些 D.男生不喜欢理科的比为60%
解析:由等高条形图知:女生喜欢理科的比例为20%,男生不喜欢理科的比例为40%,因此,B、D不正确.从图形中,男生比女生喜欢理科的可能性大些.
答案:C
3.在研究打鼾与患心脏病之间的关系中,通过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得到“打鼾与患心脏病有关”的结论,并且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这个结论是成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个心脏病患者中至少有99人打鼾 B.1个人患心脏病,则这个人有99%的概率打鼾 C.100个心脏病患者中一定有打鼾的人 D.100个心脏病患者中可能一个打鼾的人都没有
解析:这是独立性检验,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打鼾与患心脏病有关”.这只是一个概率,即打鼾与患心脏病有关的可能性为99%.根据概率的意义可知答案应选D.
答案:D
4.为了解高中生作文成绩与课外阅读量之间的关系,某研究机构随机抽取了60名高中生,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分类 课外阅读量较大 作文成绩优秀 22 作文成绩一般 10 总计 32 课外阅读量一般 总计 28 30 20 30 28 60 由以上数据,计算得到K的观测值k≈9.643,根据临界值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 B.有0.5%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 C.有99.9%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 D.有99.5%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
解析:根据临界值表,9.643>7.879,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即有99.5%的把握认为课外阅读量大与作文成绩优秀有关.
答案:D
5.(2014·江西卷)某人研究中学生的性别与成绩、视力、智商、阅读量这4个变量的关系,随机抽查52名中学生,得到统计数据如表1至表4,则与性别有关联的可能性最大的变量是( )
表1
性别 男 女 总计 成绩 不及格 6 10 16 表2
性别 男 女 总计
表3
性别 智商 总计 视力 好 4 12 16 差 16 20 36 总计 20 32 52 及格 14 22 36 总计 20 32 52 偏高 男 女 总计 8 8 16 正常 12 24 36 20 32 52 表4
阅读量 性别 丰富 不丰富 男 女 总计
A.成绩 C.智商
2
总计 20 32 52 14 2 16 6 30 36 B.视力 D.阅读量
n(ad-bc)22
解析:根据K=,代入题中数据计算得D选项K(a+b)(c+d)(a+c)(b+d)
最大.
答案:D 二、填空题
6.独立性检验所采用的思路是:要研究X,Y两个分类变量彼此相关,首先假设这两个分类变量彼此________,在此假设下构造随机变量K.如果K的观测值较大,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假设________.
解析:独立性检验的前提是假设两个分类变量无关系,然后通过随机变量K的观测值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答案:无关系 不成立
7.某高校《统计初步》课程的教师随机调查了选该课的一些学生的情况,具体数据如表:
性别 男生 女生 非统计专业 13 7 统计专业 10 20 22
2
2
为了检验主修统计专业是否与性别有关系,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到随机变量K的观测值50×(13×20-10×7)为k=≈4.844.因为k>3.841,所以确认“主修统计专业与性别有
23×27×20×30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