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老子为人处世的道家思想及其对当今在校大学生的借鉴意义
作者:赵慧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04期
[摘 要]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创立了道家学派,著有《老子》一书。老子的道家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知识和能力快速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广大的在校大学生身心更加健康发展,本文将借鉴老子为人处世方面的道家思想,给予大学生在学习、与他人相处、提升自我方面几点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老子;为人处世;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1 老子为人处世的道家社会思想
老子的思想都蕴含在他的经典著作《老子》之中,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正值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纷争不断,但同时这个时期也催生了重大的思想变革。《老子》全书共分81章,虽然仅有五千字的篇幅,但是内涵丰富,涉及国家社会治理以及个人修身养性等多方面的内容。老子的道家思想是典型的中国式智慧。“可以说,老子的哲学思想代表了两千多年前人类文明的理论前沿,站在了世界各国文明的巅峰之上。”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在知识和能力快速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子的为人处世的道家思想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无疑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下述思想对为人处世均有涉及:
《老子》第八章提道“上善若水”。“水具有‘处下’与‘不争’等特性。在老子看来,它最接近‘道’的形态,因此,人生处世也应当如此。‘不争’含有谦虚容物之意。如此则自然可以消弭争端。”
《老子》第十三章写到“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现代人常说的“宠辱不惊”就是出自这里。
《老子》第二十二章中的“不自见,故明”,讲的就是不过分表现自己,不自我夸耀自己,现代词语中的“低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