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的回归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 9:12: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我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的回归分析

1996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需求不振,物价持续走低,经济增长乏力的发展态势,从原来的持续高速增长状态走向缓慢增长阶段.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连续8次降息,但处于上扬趋势的居民储蓄存款屡创新高,国内消费需求依然疲软.其结果是,最终消费率从1990年的62%降至1998年的58.7%,1999、2000年略有回升,2001年又降至59.8%,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1991年的0.855下降至2001年的0.774。由于消费是所有经济行为有效实现的最终环节,唯有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才有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而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受整体经济状况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于衡量一国总收入的一种整体经济指标,经济扩张时期,居民收入稳定,GDP也高,居民用于消费的支出较多,消费水平较高;反之,经济收缩时,收入下降,GDP也低,用于消费的支出较少,消费水平随之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不断增长的同时,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在不断提高.本文将利用Eviews数学模型对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进行回归分析,探讨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水平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一、我国居民消费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也在不断地提高着,居民消费是指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最终用于生活消费的所有货物和服务支出。在我国,居民消费按用途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包括自有住房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实物消费、银行中介服务、保险服务、其他等11类。

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比1978年扩大了11倍,年平均增长8.8%。我国居民消费增长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2003年我国居民消费相当于美国居民消费的 8.8%,2008年提高15.4%,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至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17.9%,净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增速快7.2个和24个百分点。下图为我国居民人均消费额不断增长的示意图:

1

二、利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

(一)初步估计并建立的模型

建模目的:本文主要建立计量模型来说明居民人均GDP与居民人均消费之间的关系。

变量设定:以我国居民人均消费额(元)作为被解释变量(Y),以我国人均GDP(元)作为解释变量(X),简单地阐述了人均GDP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2

初步建模:又上图可以看出X与Y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所以根据建模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初步估计并建立的模型为:Y=a+bX。 (二)参数估计及检验

应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进行分析得下表,从而辅助分析多个数值:

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回归方程为:y=a+bx=0.305x+1202.523,常数项和GDP系数的参数估计分别对应系数为:1202.523和0.305023。此外,残差平方和是13998.09,对数似然值是-50.40984,分别是最小二乘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目标函数的值。

1999年到2008年这十年的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GD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9,说明我国人均GDP与居民人均消费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人均GDP的增长直接关系着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的发展,我国人均GDP每增长一元,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就增加0.305元。这符合我国的国情,也符合宏观经济理论框架。在结果中,参数估计量的标准差分别是36.6557,0.002663。对应常数项C和变量X系数两个参数估计的T的统计量分别是32.8059,114.5237,反映两个参数都是显著的。

回归结果中还提供了拒绝显著性检验的0假设的概率,分别是0.000和

3

搜索更多关于: 我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的回归分析 的文档
我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的回归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27580bdbi2p7v43zg0p6rgfk15sw100h7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