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即行,不必多加铺叙。 C、主论 这是一篇论文的主体。在主论中,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提出的新颖的、独创的东西,运用丰富的材料,展开充分严密的论述,证实或推翻某一观点。主论的写法常有两种思路:①议题——论点——论据。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D、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简要归纳所得出的结论或观点,也可以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向。如结论已提前揭示,这部分只作文章的收尾,但必须注意与开头相照应。 (6)成果交流与展示指导 指定一名课题组成员作为主讲人,由他向大家介绍本课题组的成员。然后在指定的时间内,由主讲人向大家展示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其中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案的设计、资料的获得、成果的产生、资料索引、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及自己在研究工作结束后的反思所得。 A、准备阶段: a、材料展示要充分、翔实 材料是支撑观点的依据,材料展示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对课题的论证,所以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搜寻到的材料要向大家充分展示、而且每条材料都要说明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材料展示的充分、翔实是成果演示成功的关健。 b、材料展示要直观、形象 制作演示报告必须遵循既要易于听众理解,又要方便自己讲解的原则,所以对材料要作适当的处理。如对于一些数据资料要尽量制成图表,使人看起来一目了然。尽量配活动图片、录音等,以增加材料的可信度。 c、材料与观点要有机统一 材料是为观点服务的,材料与观点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因果关系,观点与观点之间也应该存在某种思维上的逻辑关系,整个展示应该是一个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但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往往会把材料与观点作简单的拼凑,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每个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与观点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可以借助什么手段向大家展示这一切?使学生的操作在对这些问题的反复思辨中趋于科学、严密。 d、要全面、正确地阐述自己课题研究成果 无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也要把自己小组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的价值更多地体现 出来。体现在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运用知识说明和阐述观点的恰当性以及在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因此要求学生全面、正确地阐述自己课题研究的成果,包括通过什么途径获取了什么资料、研究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及其解决的办法,通过课题的研究你得到了哪些收获等。通过展示研究过程中所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迹,让大家看到你为课题研究所做的一切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你在探究欲望、合作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B、交流阶段: 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可以是性格与人生的专题辩论,也可以读书报告会,还可以举办系列比赛,也可以是话剧小品表演,总之,要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协作,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群策群力,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示同学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7)评价方式:探讨切实可行而且有效的评价方式,如,对文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可采用试卷型书面检测;可在交流过程中进行成果展示评比,如研究型小论文写作水平的评比,读史札记和读史心得体会的撰写评比等;过程中参与度、探究意识、探究质量等,都可成为评价角度与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成生机勃勃的学习局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研究性活动的魅力。 (8)反思:总结这次活动的成败得失。哪些问题 的解决很满意,哪些问题还未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出哪些新问题,团结协作的意识及能力如何,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做法等。 (三)学生实践体验: <一>确立子课题目 1、分组讨论选定子课题。 2、明确子课题 (1)春秋战国风云人物与国家命运(参读篇目:《管仲列传》《屈原列传》《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刺客列传》《滑稽列传》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