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学好本课内容尤为重要。
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整百数及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数及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说教法和学法: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实用价值,理解算理,体验算法多样化。
说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激发欲望
出示单元主题图的4幅图片,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让学生观察情境后再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课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里提出的问题不要求学生解答,让学生感受到利用以前的知识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认知需要,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课程资源。
(二) 循序渐进,认知铺垫
1.复习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出示主题图中的其中一幅,修改数字信息,构成新的数学问题。每辆车限乘40人,每2人坐一排,你知道每辆车坐多少排吗?引出除法算式,回忆以前学过的除法口算,交流口算方法,为本课的学习思维导航,作适当的认知铺垫。
2.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数学知识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推动后继知识学习的重要经验。所以,我安排了口算复习。 80÷4= 90÷3= 70÷7= 400÷5= 630÷3= 840÷4=
(三)独立尝试,合作探究 1、由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口算入手,继续呈现主题图,给出“有80个师生”“每车限坐40人”的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要租几辆车?”由此引出80除以40的口算,口算的方法主要让学生充
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识,自主探索。对于学生不同的口算方法,让他们进行交流,互相了解。先在组内交流,再向全班展示,让每个孩子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2、继续在主题图中的题材为课程资源,结合不同的数字信息,教学整百数、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共师生200人,每车限坐40人”“租一辆车要480元”。
先让学生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这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需要的教学。教材为学生学习除法计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量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计算意识。 重点引出这两个问题: 要租几辆车? 平均每人需要车费多少元?
接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并组织学生开展算法的交流。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巩固新知,熟练口算 1.课堂活动
让学生独立计算,计算时,提示学生竖着一组一组计算,以便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它们的内在联系,寻找简便的算法,在计算后,让学生观察,能不能发现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后,重点引导出“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几倍”“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
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解决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3.口算测试 通过三分钟口算练习,促进学生对除数是整十数口算除法的巩固,提高口算的熟练程度。
5.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 教学内容
教材63、64页,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商有余数的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 ? 教学提示
本知识点的教学任务是:(1)知道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试商,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试商方法;(3)进一步明确笔算除法的竖式格式;(4)巩固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时要注意提炼方法。一看:除数是两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本知识点的教学内容是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的方法,这是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任务是:(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试商方法;(2)明确四舍商易大,五入商易小的道理;(3)明确试商、调商的方法,对是否需要调商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时按照试商的难易,先教学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试商,由小精灵直接告诉学生“把21看作20试商”的方法,并把试商的思考过程放在虚线方框里,同时呈现完整的除法竖式,这样有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再教学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教材用虚框的形式呈现完整的除法竖式,同时也详细说明试商、调商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材给出关于座位的实际问题,引出除法算式140÷26。教材在这里呈现出不同的试商方法:一种是一般的试商,就是看作整十数来试商,但这里也有它的巧妙之处,就是当把26看作30试商4小的时候,不是改为商5再试,而是直接根据余数36里还有1个26直接确定商5,所以它既是一般的方法,又有灵活处理。另一种是,把26看作25,一次就试出商。这里也为学生留
有余地,学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方法,比如把商看成20试商。这里是否需要调商,需要调一次还是两次,需要视具体数据而定。学生通过交流不同的试商方法,来体会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试商的方法。 教学时还要向学生介绍几种灵活的试商方法,例:折半估商,同头无除商9、8,同商比较、倍数估商等。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学具 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 ?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自主学习,复习旧知。
1、直接写得数。 60÷20= 180÷30= 240÷60= 330÷30=
2、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40×( )<90 60×( )<500 80×( )<280 50×( )<418
3、笔算下面各题。 96÷6= 225÷6=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农民伯伯收了这么多水果,怎么把它们运出去呢? 生:把它们装在箱子里。 师:需要几个箱子呢?我们一起到农村去看一看!(出示情境图) 观察课本第63页的情境图独立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