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e compression),使得单个银行内部不同衍生品的名义金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抵消;另外一个原因是近年金融市场的复苏,导致利用衍生品进行规避风险的需求有所下降。
图 4:2006-2012年美国衍生品总名义金额(万亿)
资料来源:美国财政部
以上的衍生品统计包括在交易所交易的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但是OTC衍生品占其中的大部分(95%以上),因此也可看作是OTC衍生品的一个变化情况。
在2012年底,美国各家银行衍生品总名义金额为223万亿美元。从图5中可以看到,美国衍生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大银行,在总共1352家银行中,前四名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和高盛就占了所有衍生品名义金额的93 %。
9
图 5:2012年各家美国银行衍生品名义金额(万亿美元)
资料来源:美国财政部
美国OTC衍生品交易品种分为互换合约、远期合约、期权、信用衍生品(见图6)。
图 6:2012年美国OTC衍生品性质分类(按照名义金额)
资料来源:美国财政部
10
按照标的资产分,利率衍生品占主导地位,达到总名义金额的80%(见图7)。
图 7:2012年美国衍生品标的资产(按照名义金额)
资料来源:美国财政部
2.监管制度改革
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缺乏监管和其内在运行机制的弊端。由于责任机制的不明确,交易员们为了获得巨额利润,不断利用各种各样复杂的场外衍生品集聚风险。交易各方都持有大量风险敞口头寸,但是由于没有结算机构为这些衍生品进行结算,交易对手之间相互不了解,因此当风暴来临时,市场一片混乱,所有人都开始担心自己的对手方是否能够继续生存,最终导致危机。针对种种弊端,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始着手金融市场的改革。
2010年7月,随着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签署,“Dodd-Frank华
11
尔街改革及消费者保护法案”正式实施生效。该法案的主要目的是:增强美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使金融系统更加透明;明确责任机制,消除“太大而不能破产”的现象,不再援助银行业以保护美国纳税人的权益;保护消费者在金融行业的权益等。其主要内容有:
(1)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该机构隶属于美国财政部,负责处理威胁金融市场稳定的系统性风险,由10名投票委员及5名顾问委员组成;
(2)沃尔克规则(Volker Rule):限制银行的自营业务规模,减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投机性投资。允许银行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但资金规模不得超过其一级资本的3%。在衍生品交易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将农产品掉期、能源掉期、多数金属掉期等风险最大的衍生品交易业务拆分到附属公司,但自身可保留利率掉期、外汇掉期及金银掉期等业务;
(3)强化场外衍生品监管,提高金融业的透明度及强化责任机制:对于之前缺乏监管的OTC衍生品纳入监管范围,以及在交易所或者结算所对于特定OTC交易进行结算;
(4)美联储被赋予更大的监管职责:包括监督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等过程,以减少系统性风险。但其自身也将受到更严格监督,美国国会下属的政府问责局将对美联储向银行发放的紧急贷款、低息贷款以及为执行利率政策进行的公开市场交易等行为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