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同一小车从相同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到不同水平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则
A.为了便于分析,本实验的合理顺序是(a)(b)(c)(d) B.在四次实验中,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相同 C.由本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本实验中若仅添加一个小木块,还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B 【解析】 【详解】
A、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所以,应该逐次减小摩擦力,故接触面应越来越光滑,合理顺序是(b)(d)(c)(a),故A错误;
B、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是相同的,动能相同,最终会停止运动,小车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即做功是相同的,故B正确;
C、由于在实验中,不可能获得绝对光滑的平面,所以该实验的结论是通过推理得出的,故C错误; D、本实验中若仅添加一个小木块,把小木块放到水平面上,通过小车撞击木块的距离来判定动能的大小,由于小车的质量不变,所以,无法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故D错误。
2.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减小取景范围 A 【解析】 【详解】
“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平底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压力FA、FB的关系是
A.pA<pB,FA=FB C.pA>pB,FA>FB C 【解析】 【详解】
B.pA<pB,FA>FB D.pA>pB,FA=FB
由图可知,容器底面积S甲<S乙,∵V=Sh,液面相平、h相同,∴V甲<V乙,m甲>m乙,由ρ=两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根据p=ρgh得到pA>pB;故AB错误
m得到V对于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mg,且m甲>m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故C正确,D错误。
4.如图,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个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相同的( )
A.吸气冲程 C.做功冲程 C 【解析】 【详解】
B.压缩冲程 D.排气冲程
水蒸气把橡皮塞冲出;这个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
子的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这一现象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选C. 5.在2018年泸州市中考体育考试中,小彤同学进行了实心球测试,对球运动的几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彤捡起实心球,并缓慢举高的过程中,小彤对球做功,球的重力势能增加 B.小彤将球用力投出后,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小彤对球做功,球的机械能增加 C.小彤将球用力投出后,球在空中最高点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D.球落地后在水平地面滚动一段距离停止,球在地面滚动阶段,球的机械能不变 A 【解析】
A、小彤捡起实心球,并缓慢举高的过程中,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小彤对球做功,球的高度增大,则球的重力势能增加,故A正确;B、小彤将球用力投出后,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小彤没有对球施加力,对球没有做功,球在运动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C、小彤将球用力投出后,球在空中最高点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故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故C错误;D、球落地后在水平地面滚动一段距离停止,是因为球受到了阻力,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球的机械能减少,故D错误.故选A.
点睛:(1)(2)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3)合力为0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4)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少.
6.生活中有许多工具都是杠杆,图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道钉撬
B.托盘天平
C.筷子
D.C 【解析】 【分析】
起瓶器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详解】
A.道钉撬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 C. 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 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选C. 7.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使用薄玻璃板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C.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D.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 【解析】 【详解】
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不随物体距平面镜的距离而改变,故A错误。
B.用透明的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B错误;
C.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靠近玻璃板,故C错误。
D.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很具有偶然性,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的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故D正确;
8.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ρ铁<ρ铜),关于铁块、铜块的体积V铁、V铜和受到的浮力F铁、F铜的判断,正确的是 A.V铁<V铜 ,F铁>F铜 C.V铁<V铜 ,F铁<F铜 B 【解析】 【分析】 【详解】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铜块,已知ρ铜>ρ铁,由密度公式??B.V铁>V铜 ,F铁>F铜 D.V铁>V铜 ,F铁<F铜
m可知,二者体积关系为V铁>V铜;当二V者浸没在水中时,铁块浸在水中的体积较大,所以铁块受到的水的浮力较大. 9.如图,关于电与磁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a验电器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图b装置原理可以制造电动机
C.图c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D.图d使用测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尖金属体
C 【解析】 【详解】
A.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错误。
B. 图b装置中,磁场中AB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闭合电路中就会有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原理,可以制造发电机。故B错误。
C. 奥斯特实验中,直导线通电时磁针就会转动,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C正确。 D. 使用测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尾金属体。接触笔尖金属体有触电危险!故D错误。
10.在某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东利用蓄电池(电压为24V)、电压表(量程为0~15V)、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Ω,金属滑片跟金属滑杆相连)等器材,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方案,如图所示:当油箱中装满汽油,滑动变阻器的触片在某一端时,油量表示数为最大值(即电压表示数达到最大值);当油箱中的汽油用完,滑动变阻器的触片在另一端时,油量表示数为零(即电压表示数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50Ω
B.油箱装满汽油时电路中电流是0.48A C.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19.2W D.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是3.6W C 【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