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版)《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习题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4:53: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安装有复合式增压系统的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但结构复杂。 4、气波增压系统

发动机曲轴驱动一个特殊的转子,在转子中高压废气直接与空气接触,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提高进气压力。它比涡轮增压低速性能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对材料与工艺性要求不高,加速性好,工况范围大,但尺寸大,比较笨重,噪声大。

二、柴油机选配涡轮增压器的要求

1)柴油机应能达到预定的功率和经济指标,涡轮增压器应能供给柴油机所需的增压压力和空气流量。

2)涡轮增加器应能在柴油机的各种工况下稳定的工作,压气机不应出现喘振或涡轮机不出现堵塞现象。

3)涡轮增压器在柴油机的各种工况下都能高效率的运行。柴油机和涡轮增压器的联合运行线应穿过压气机的高效区,且尽可能和压气机的等效率曲线相平行。

4)涡轮增压柴油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可靠的工作。如涡轮增压器在柴油机满负荷时不出现超速,柴油机不出现排气超温,从而保证涡轮进气不超温等。 要满足上述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涡轮增压器,使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有良好的配合性能。在涡轮增压器和柴油机匹配时,一般要对柴油机和涡轮增压器的某些参数做必要的调整,才能获得良好的配合。改变柴油机的某些参数可以使联合运行线的位置发生变动;改变涡轮增压器的某些参数(如喷嘴环截面积、压气机叶片、扩压器叶片安装角等)也可以使联合运行线和喘振线位置发生移动。

第四章 燃料与燃烧热化学

问题

1、对柴油机性能有重要影响的柴油性能指标有哪些?

2、对汽油机性能有影响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如何定义?

答案

一、对柴油机性能有重要影响的柴油性能指标有:十六烷值、馏程、粘度、

凝点。

二、对汽油机性能有影响的主要性能指标是辛烷值。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

性的指标。燃料的抗爆性是指燃料对汽油机发生自然现象(爆燃)的抵抗能力。汽油的辛烷值高,则抗爆性好,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压缩比。

第五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问题

1、柴油机整个喷油过程分哪三个阶段?各如何定义的?

2、画出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展开示功图,说明燃烧过程的四个时期? 3、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是什么?

4、试分析转速和负荷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答案

一、整个喷油过程分三个阶段:(1)喷油延迟阶段 从喷油泵压出燃油(供

油始点)到喷油器针阀开始抬起(喷油始点)为止,这一阶段称为喷油延迟阶段。(2)主喷射阶段 从喷油始点到喷油器端压力开始急剧下降时为止,这一阶段称为主喷射阶段。(3)滴漏阶段 从喷油器端压力开始急剧下降到针阀完全落座(喷油终点)为止,这一阶段称为滴漏阶段。

二、根据燃烧过程进程的实际特征,一般把燃烧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Ⅰ阶段,着火 延迟阶段(AB段)。 在压缩过程中,气缸 中空气压力和温度不 断升高,燃料的着火 温度因压力升高而不 断下降。

120 90 60 ⅠⅡ Ⅲ Ⅳ C D B A F E 30 上止点 30 针阀升程 60 90 120 ?/(?)CA

第Ⅱ阶段 速燃期:压力急剧上升的BC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在着火延迟期内喷入气缸的燃料几乎一起燃烧,而且是在活塞靠近上止点附近、气缸容积较小的情况下燃烧,因此气缸中压力升高特别快。

第Ⅲ阶段 缓燃期:从压力急剧升高的终点(C点)起到压力开始急剧下降的D点为止。

第Ⅳ阶段 后燃期:从缓燃期的终点(D点),到燃料基本完全燃烧时(E点)为止。

三、混合气形成的两种基本方式:

1、空间雾化混合:将燃料喷向燃烧室空间,形成雾状混合物,为了使混合均匀,要求喷出的燃油要与燃烧室形状相配合,并利用燃烧室中空气运动。 2、油膜蒸发混合:将大部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壁面上,形成一层油膜,油膜受热汽化蒸发、在燃烧室中强烈的旋转气流作用下,燃料蒸发与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

四、1、负荷的影响:当负荷增加时,循环供油量增加(空气量基本不变),过量空气系数减小,单位容积内混合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增加,引起气缸内温度上升,缩短着火延迟期,使柴油机工作柔和。但是循环供油量加大,以及喷油延续角增加,使总的燃烧过程加长,并且?减小,不完全燃烧现象会增加,均引起效率降低。负荷过大,?值太小,因空气不能满足需要,燃烧恶化,排气冒黑烟,柴油机经济性进一步下降。

2、转速的影响:转速增加,使空气的涡流运动加强,有利于燃烧蒸发、雾化和空气混合。但转速高,由于?v的下降和循环供油量增加,?减小,且燃烧过程所占曲轴转角可能加大,因之热效率下降。转速过低也会由于空气涡流减弱,使热效率降低。

第六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问题

1、什么叫汽油机的正常燃烧和不正常燃烧过程? 2、什么叫爆震燃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试分析点火提前角对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4、表面点火与爆燃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一、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有正常燃烧和不正常之分。

1、正常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火焰核心以一定速率连续传遍整个燃烧室,且传播速率、火焰前锋的形状均没有剧烈变化。

2、不正常燃烧:若燃烧不是由火花塞点燃或火焰传播速率不正常。

二、爆燃:对于汽油机,如果压缩比过高或点火太早,燃烧会变得不正常,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前锋形状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称为爆震燃烧,简称为爆燃。

爆震产生原因:在正常火焰传播过程中,处于最后燃烧位置上的末端混合气受到进一步压缩和辐射的热作用,加速了先期反应。如果在火焰前锋未到之前便形成火焰中心,火焰传播速度可达1000m/s以上,使局部温度、压力迅速上升,并伴有压力冲击波。冲击波反复冲击缸壁产生敲击声,严重时破坏缸壁表面的附面气膜和油膜,使传热增加,缸盖、活塞顶的温度升高,冷却系过热,功率降低,油耗增加。

三、在汽油机上,当保持节气门开度、转速和过量空气系数一定时,汽油机的有效功率、燃油消耗率等指标随着点火提前角改变而变化的关系称为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对应于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这时发动机的功率最大,燃油消耗率最低。最佳点火提前角应使最高燃烧压力在上止点后

12?~15?曲轴转角使达到。若点火提前角过大,会引起压缩负功增大,使功率下降,爆发压力和末端混合气温度上升,爆燃倾向增加。若点火提前角过小,由于燃烧不及时,致使爆发压力和温度下降,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和热效率降低,但爆燃倾向减小。

四、表面点火与爆燃的关系:爆燃是火花塞跳火后末端混合气的自燃现象;而表面点火则是跳火前、后由炽热物点燃混合气所致。爆燃时火焰以压力波冲击;而表面点火火焰传播速度比较正常。爆燃时敲击声尖锐;而表面点火沉闷;严重的爆燃增加向缸壁的传热,促使燃烧室内炽热点的形成,导致表面点火。而早燃

(完整word版)《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习题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2ml96jpfd1xu1x81dzc4m0xd0pw4b00not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