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剂,用cmol·L
-1
的KI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VmL的标准溶液。
+
-
+
+
+
+
-
已知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Sn2+IO3+H―→Sn4+I2+H2O(未配平)、Sn2+I2―→Sn2+I(未配平)。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中SnCl2(摩尔质量为Mg·mol1)的含量为________%(用含m、c、V、M的代数式表示)。
-
答案精析
类型一
1.(1)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防止NH3和CO2逸出,增大NH3和CO2的溶解度(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为2∶1 (3)过滤 c
(4)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5)80.00%
2.(1)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 NaOH溶液 (2)①用CO2把反应器中的空气赶尽 ②将溴蒸气带入E管中 (3)100mL容量瓶
(4)取适量黄色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证明假设2正确 (5)2Fe2+Br2===2Fe3+2Br
+
+
-
(6)4Fe2+2Br+3Cl2===4Fe3+Br2+6Cl
+
-
+
-
解析 (1)装置B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洗气;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可以用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干燥;溴蒸气有毒,不能排到空气中,可用碱液吸收,实验时应在F处连接盛有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
(2)反应过程中要不断地通入CO2,其主要作用:反应前将容器中的空气赶净,避免空气中的氧气干扰实验;反应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O2,还可以将溴蒸气带入反应器E中,使溴能够与铁粉充分反应。
(5)由还原性:Fe2>Br,则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
+
-
+
反应为2Fe2+Br2===2Fe3+2Br。
+
+
-
(6)40 mL 0.1 mol·L1 FeBr2溶液含有FeBr2的物质的量为0.004 mol,还原性:Fe2>Br,FeBr2
-
+
-
与Cl2以4∶3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部分被氧化,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2Br+3Cl2===4Fe3+Br2+6Cl。
+
-
+
-
3. (1) 过滤(或抽滤) H2SO4
(2)温度过高,SO3气体逸出加快,使反应①转化率降低
(3)Ni+H2O2+2H2NSO3H===Ni(H2NSO3)2+2H2O
(4)关小水龙头,向布氏漏斗中加入乙醇的水溶液至浸没沉淀,让其慢慢流下,重复2~3次 (5)pH较低时氨基磺酸易发生水解,产物中含有NiSO4、(NH4)2SO4等杂质,造成产物纯度降低
4.(1)冷凝管 防止内压过大 (2)BC (3)邻硝基苯酚
(4)将邻氨基苯酚和8-羟基喹啉的硫酸盐转化为邻氨基苯酚和8-羟基喹啉,让产物容易蒸出 (5)ACD 类型二
1.(1)NaOH溶液 a
(2)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吸收速率 (3)HCHO
(4)NaHSO3+HCHO+Zn+H2O===NaHSO2·HCHO+ Zn(OH)2
(5)防止温度过高使产物分解,也防止氧气将产物氧化 (6)77.00%
解析 (1)该实验是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SO2作为尾气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SO2,所以装置B 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NaOH溶液。A为三颈烧瓶,冷凝水从下口进水冷凝效果更好,所以冷却水从a口进水。 (2)为了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气体的吸收速率,A中放置了多孔球泡。 (3)HCHO具有挥发性,在80~90 ℃条件下会大量挥发,加冷凝管可以使HCHO冷凝回流,提高HCHO的利用率。
(5)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还原性,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质,为了防止温度过高使产物分解,也防止氧气将产物氧化,在真空容器中进行蒸发浓缩。 (6)根据硫元素守恒得关系式 NaHSO2·HCHO·2H2O~BaSO4 154 233 x g 0.466 g
列方程解得:x=0.3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