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科技成果——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
(AVS)技术
成果简介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工作组(AVS工作组)于2002年6月由国家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批准成立,经过数年的努力,工作组牵头完成了面向数字电视、激光视盘、网络流媒体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国家标准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其中视频部分已正式成为国家标准(GB/T20090.2)。凭借国际领先的视频编码性能和科学的专利授权模式,AVS标准得到了国内外产、学、研机构的重点关注和大力支持,应用前景相当看好。
应用范围
AVS技术开发的成果可应用于数字电视、激光视盘、网络流媒体等领域,以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技术优势
AVS视频编码标准具有特征性的核心技术包括:8x8整数变换、量化、帧内预测、1/4精度像素插值、特殊的帧间预测运动补偿、二维熵编码、去块效应环内滤波等,与MPEG和H.26x系列标准相差相比,AVS具备性能高、复杂性低、软硬件实现成本低、专利费用低等显著优势。
技术水平
目前AVS的编码性能与国际上最先进MPEG-4AVC/H.264标准基本相当,比国内广泛使用的MPEG-2标准高出一倍以上。工作组在有
效压缩视频数据和有效利用带宽两个方面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近年来本标准顺利通过了广电总局、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发改委等权威单位的鉴定和验收,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同时有三项技术被MPEG-4国际标准所采纳。
项目开发情况
在核心产品研发方面,先后完成了AVS101高清解码芯片、AVS解码内核、AVS高/标清编码器等关键器件和设备,并构成了基于AVS标准的数字视频广播编码播出与接收的端到端系统。
在产业化及应用示范推广方面,发起成立了AVS产业联盟,积极推动AVS应用,己经用于中国网通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综合应用系统等,为在下一代视频监控、互联网络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等商用系统的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市场前景
我国有着巨大的数字音视频产业市场,据预测,数字音视频产业将在2008年超过通信产业,并在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目前解码器年部署量超过1000万台,预计2008年以后解码设备年均产量将超过4000万台。
在这样的大好行业形势下,AVS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数字化音视频信息产业群列为重点培育对象;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在手机电视、地面广播数字电视方面优先考虑AVS标准;中国网通集团己正式决定在IPTV系统中全面采用AVS标准;
信息产业部正在组织制订的高清激光视盘产业标准也把AVS列为必选。
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视频编码标准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竞争力。标准的成功应用将帮助我国数字音视频产业实现自主创新和跨越发展,给我国信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
经济效益:除了自主性和先进性外,AVS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科学的专利授权模式和低廉的专利费用。仅从专利费用角度考虑,AVS领导国际潮流的专利池管理方案每年将能为国内厂商节省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专利费用。
合作方式 共建联合实验室、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