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四川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道路勘设计
(课程代码024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巻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題:本大题共15小題,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二、三、四级公路应满足哪种视距的要求? A.错车视距 B.超车视距 C.停车视距 D.会车视距
2.通常情况下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行车所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是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250米
3.在直线与半径为200m的圆曲线之间设置长度为50m的回旋曲线,则该回旋曲线参数为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4.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 B.绕中线旋转
C.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
D.绕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旋转
5.平曲线设置超高的条件之一是:平曲线半径小于 A.250m
B.一般最小半径 C.极限最小半径 D.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6. 对于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的平曲线,其加宽缓和段长度的设置要求为渐变率1:15且不小于 A. 1Om B.15m C.20m D.25m
7.公路走向与河谷及分水岭方向横交时所布设的路线称为 A.越岭线 B.山脊线 C.沿溪线 D.山腰线
7. 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中,以下哪种超高过渡方式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
A.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 B.绕中线旋转 C.绕外边缘旋转
D.绕路肩外侧边缘旋转
9.以下那种构筑物属于建筑限界的范畴? A.道路标志、标牌 B. 护栏
C.紧急停车带 D.桥墩、桥台
10.公路线形中的缓和曲线线形一般采用 A.回旋曲线 B.双纽曲线 C.二次抛物线 D三次抛物线
11.路堤(填方路基)边坡坡度的确定因素有:气候条件、边坡高度、水文地质条件和
A.地面排水 B.边坡土质
C.道路横断面型式
D.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12.在海拔很高的高原地区,最大纵坡折减后若小于4%,则采用 A.折减后的纵坡值 B.2% C.4% D.5%
13.以下哪种构造物包含在路基横断面内? A.边坡 C. 边沟 C.行车道 D.排水沟
14.当路线受到限制,展线的路线转角大于360°,需要在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时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时,应采用 A.回头展线 B.螺旋展线 C自然展线 D.高次抛物线
15.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A.2% B.3% C.8%
D.非定值
第二部分一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題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公路设计通行能力 17.平均纵坡
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髙差与路线长之比,是为了合理地运用允许最大纵坡、坡长和缓和坡长的规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利行驶的限制性指标。
18. 爬坡车道
爬坡车道是指设置在上坡路段,供慢速上坡车辆行驶专用的车道。在连续陡坡路段,在原有车道外侧,为车速降低过多的载重车行驶而增设,用以维持一般车辆的正常车速,提高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 19. 平均运距
是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划线处的正误,在“答题卡”的试题序号后,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井改正错误。
20.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不同设计年限进行预测,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应按20年进行预测。√
21.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22.我国采用的设计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120km/h和40km/h× 我国采用的设计速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120km/h和20km/h 23. 高原纵坡折减的海拔条件是海拔2000米以上。√
24.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不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5平面线形有哪些组合类型?
答;基本形、S形、卵形、凸形、复合形、C形 26. 山岭区选线时,越岭线的布设要点有哪些? 答:垭口选择、过岭高程和展线布局
27. 有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哪三种?
答: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28. 公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应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 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不要悬殊太大,使线形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保持协调;
3. 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安全行车。(≥0.5%) 4. 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
29.土石方调配的目的是什么?
答:土方调配的目的是在土方运输量或土方运输成本最低、施工方便的条件下,确定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缩短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0小题12分,第31小題11分,共23分. 30.某二级公路(V=80km/h)上有一平曲线,半径R为600米,交点桩号为K2+500,转角α为30°,缓和曲线长Ls=160m (1)计算该平曲线要素
(2)计算该平曲线主点里程柱号;(即ZH,HY,YH,HZ,QZ) D=2
注:计算时取:内移值P=L2s/24R;切线増值Ls/2即可。
解:此题可参照下方计算!变换数字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