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也就是个人原因,在这一点上,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在园所里,要负责孩子的安全,身心的健康,还要保证孩子的受教。既要当老师又要当家长。而一直保持着最低水平的薪资待遇却让幼儿教师无法不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做打算。现如今幼儿教师的工资基本处于中下水平,勉强维持自己一个人的生活,然而有很多幼儿教师已经成家,薪资待遇的不满足使家庭矛盾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幼儿教师毅然选择其他行业。一位有二十多年教龄的幼儿教师在谈到幼儿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之处时提到:“每天很累很辛苦,在幼儿园里尤其是在我们小班,有些孩子会称呼喜欢的老师‘妈妈’,这个时候很幸福,这在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不太可能听到的,这种幸福她们也体会不到。”这种对幼儿园教师个人价值的不理解,也是导致幼儿园教师大量流动的原因。
三、针对幼儿教师流动的对策
学前教育主要针对的是3-6岁的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身心发展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3-6岁的幼儿在行为能力和生活能力中表现的都是较为弱势,从而决定了幼儿园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这一老师的特殊性。幼儿园老师既要当好老师的角色,又要承担社会人的普遍性的角色。造成了幼儿园教师流动行为是在社会环境中的一些因素造成的。
1.完善幼儿园工作分配制度及奖励制度
建立幼儿园完善的分配制度,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幼儿园教师的流动。笔者认为,幼儿园应该首先明确教师的分工,合理安排工作,尽量省掉一些与教学无关而又形式化的工作,为教师节省时间;同时经常保持与教师的沟通,协调好园区的工作,优化教师的工作环境。
与此同时,笔者建议幼儿园改进教师的工资制度,制定符合国家市场要求和各地
经济水平的待遇标准,加大对私立幼儿园工资制度的监管,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必要时政府可以强制介入工资制度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的奖励制度也是减少幼儿园教师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适当的奖励制度能够有效激励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积极性,对于固定教师有着很好的作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工资水平和奖励水平的有效分配。
2.公平幼儿教师培养制度
经过调查,公立幼儿园每年都有教师培训和教师考核制度,通过培训考试促使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更强,或通过与其他公立幼儿园教师一起进入教育学习培训,得到资格认证。而民办幼儿园却很少有这样的意识。这使得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差异话越来越明显,而在同行业教师对比中,一些民办幼儿园教师也会对此有所想法,表示自己也需要专业性的培训考核,从而得到更多的认可。所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平衡公立与民办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专业性差异,制定一套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培训制度,来完善幼儿园教师。
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增加教师的发展机会,多开展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训练,以此来增加教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平台为幼儿教师服务,提供培训机会和展示教师自我的机会,得到大众的认同,鼓励教师的进修和自我培训,对于教师的培训予以适当的补偿或者奖励,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幼儿教师培养制度。
3.均衡幼儿教师职业专业性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犹豫就是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然而这一切并不乐观,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直接导致家庭因收入不够产生的矛盾。幼儿园教师无法安心于教师工作,只好选择转作其他行业。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园长表示,幼儿园的教师每天七点左右上班,六点左右下班,一个教师平均要照顾到十多个孩子,几乎一整天都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在上班期间,每一个孩子的安全全部系在老师的身上,这使幼儿园教师长期处于一个紧张的工作状态。但是加上幼儿园教师
补助每月工资也只有一千多元。而我们在看与之相比的小学教师,每节课不需要和孩子做游戏,不需要高度紧张的心系孩子的安全,课间还有休息时间,拿到的工资却比幼儿园教师多。这家民办幼儿园的园长表示,以前有几个幼儿园教师因为工资原因都转作了销售工作,不用风吹日晒,不需要高度紧张的担心受怕工作,拿到的工资比幼儿园教师多很多倍。
从这家幼儿园园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的到,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长紧张度高得到的回报却是很低的。同时也看出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是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的。
所以,各园区应该推广“以一带一”的教学模式,新来的幼儿教师都会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着,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的沟通和解决,避免教师因为无人沟通、开导,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使幼儿教师能够清楚的认识其职业的专业化,正确看待其职业,减少幼儿教师的流动。
四、总结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严明指出:”教育要发展,关键在人才。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迫切要把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然而,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是当前待解决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影响着幼儿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因素是需要总结出一套方案来解决的。大多数的人都会觉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很多人都会有一套自我认知的教育法来要求幼儿园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强对幼儿园教师职业专业性的宣传。组织一些大型互动活动,让家长,让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得到更多的认可。通过各方面努力来实现对幼儿教师身份的要求,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 30 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9:2.
[2]祝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外部性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5. [3]徐燕.幼儿教师“恶性流动”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04:43-44.
[4]孙雪,阳德华.幼儿教师流动的社会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师,2014,07:64-66.
[5]李美芳,岳亚平.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原因及对策建议——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析[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Z1:59-62.
[6]马丽芳.私立幼儿园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9:19-20.
[7]梁春娟.社会学视野下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现状调查及分析——以南宁市民办幼儿园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01:35-38.
[8]吴荔红,连丽萍.公、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均衡发展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118-122.
[9]宣兴村,梁明月.民办幼儿园师资流失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3:85-88.
[10]贺林珂.从师资均衡发展看幼儿教师流动趋向现状——以河南省N市幼儿教师为例[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06:42-44.
[11]杜屏,朱菲菲,杜育红.幼儿教师的流动、流失与工资关系的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3,06:59-65.
[12]岳亚平,刘静静.幼儿园教师失衡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3,02:48-53.
[13]张娜,薛文娟,蔡迎旗.幼儿园教师流动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分析[J].幼儿教育,2010,12:33-36.
[14]杨学琴.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宁夏教育,2013,12: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