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表不定量意义的:多、多少、许多、少、全等以及表时间的“早、晚、迟”等。 4、唯谓形容词:陋、盎然、昏沉
二、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经常做定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
如:戏很好看、心情十分舒畅、观点模糊、阳光灿烂、天气晴朗——谓语或谓语中心。 优美的句子总离不开对事物的描写,恰当使用形容词来修饰名词,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小橘灯》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里的斜体字用在名词前做定语。
此外还可以做状语和补语。我们快走吧;我们走快点儿。 有时也做主语和宾语。 安全很重要;我们要注意安全。
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有些形容词可以带“着、了、过”表状态变化。如“荔枝正红着呢、他高兴了、这里曾经冷过几天、”这里的“红、高兴、冷”仍然是形容词。表状态正在持续、事物的某种性状已经实现、或曾经具有过。
但是如果“着、了、过”后带了宾语,则说明形容词已经变性为动词。“红了脸、花了眼、弯着腰、直着身子”应看做是动词谓语,是词类的兼类现象。
另外,“严肃法纪、明确目标、严格纪律、端正党风”等这里的“严肃、严格、明确、端正”后跟宾语,就成为了具有使动意义的动词,不再是形容词。
以上这些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面带了宾语前面就不能加程度副词。
分析:他的脸很红。他的脸红了。他红了脸不说话。
3、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副词修饰,特别是程度副词的修饰。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如:软软的、甜甜的,或部分状态形容词,由于本身已经具有了程度的含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了。如“笔直、雪白、漆黑”等。
还有一些带有重叠后缀或者其他复杂形式的形容词,如“香喷喷、硬邦邦、黑咕隆咚、黑里吧唧”等也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4、重叠。重叠形式: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使用,重叠有多种形式。
1)单音节重叠形式为AA式或AA的、或AA儿式,如“黑黑的、好好的、高高的”。 2)双音节重叠形式为AABB式,漂漂亮亮、安安静静、大大方方”。
3)三音节是单音节形容词加叠音后缀为ABB式,如“黑乎乎、白花花、硬邦邦、凉丝丝” 4)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具有重叠的变形形式,一般为A里AB 式。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糊里糊涂、流里流气、邋里邋遢”等
另外还有ABAB 式,如“漆黑漆黑、雪白雪白”。
作用:形容词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可以加强形象性和生动性,含有夸张意义,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这种格式AABB:如“男男女女、盆盆罐罐、读读写写、打打
9
闹闹、高高低低、红红绿绿、”这种两个近义或反义单音节词联合重叠格式,表示繁多的意思。
5、 唯谓形容词指的是不能带“了”,句法功能上又只能做谓词的形容词,一般不能由光杆
形容词单独做谓语,可受“不”等词语的修饰限制。
区别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和形容词都有共同的语法特点:都经常做谓语,都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所以合称为谓词,而且部分形容词和动词兼类,所以两者的区别就有难度。
区别的标准主要有两个: 第一,看能否前加“很”。
第二,看能否后带宾语。
运用这两个标准区别,必须两个标准同时起作用,而且心理活动动词除外。 作业:
一、比较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参考教材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比较。 二、修改病句:
1、 过去这一带经常闹水旱灾害,很多人只好背井离乡,出去逃荒,于是便荒凉了一大片土地。 2、 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耀。 3、 她是个很有细心的人。 4、 学校门口是一条很笔直的公路。
三、注意体会在不同方言中,有一些形容词用法和普通话有不同,如: 普通话: 高、矮、 胖、瘦 上海话: 长、短、 宽、细
四、分析:“起码 ”“空前”这两个口语中常用的词语是否是形容词 起码:最起码 起码的条件——形容词 空前:盛况空前 空前的雪灾——形容词
(四) 区 别 词
一、意 义: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 二、语法特征:
1、 单独只能做定语。金项链、男同志、正处长、旧式家具中的“金、男、正、旧式”。 2、 跟“的”构成“的”字结构。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做主语和宾语 如:女的、金的、野生的;西式的比较贵。他要买微型的。 3、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也不能加“不”,否定意义时前加“非”。
三、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分
因为区别词和形容词都具有描写事物性质的作用,都可以做定语,都可以和“的”构成“的”字结构,有时语义也很接近,有教材把区别词叫做“非谓形容词”,二者容易混淆,但是它们在语法特征和组合能力上,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1)充当句法成分方面:形容词除了经常做定语,还可以做谓语、状语、补语。
区别词只能做定语。
2)在组合能力方面: 形容词经常受程度副词修饰。
区别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比较:形容词: 大、 高、 急、 慢、 久、 旧、 老 、 新等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区别词:大型、高等、急性、慢性、永久、旧式、老式、新式等则不能
10
3)形容词重在表示事物的属性,而区别词重在区别事物的类属,因而区别词往往成对或者系列出现。
成对出现:男、女 雄、雌 单、双 金、银 西式、中式 阴性、阳性 有限、无限等。
成组出现:巨型、重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
但是有时区别词系列中有可能夹杂着形容词,如:高级、特级、中级、低级、初级等。这里“高级”是形容词。
四、区别词和名词有时容易混淆。
有的区别词就是由名词发展来的,如:金、银、男、女。这些词在古汉语中是名词,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它们已经失去了名词的语法功能,不能做主语和宾语,也不能受数量短语修饰,成为了现代汉语中的区别词。
五、要注意区别短语和词
比较“女医生、男运动员”/“女人、男孩子”中的“女、男” “女医生、男运动员”,中间能插入“的”,“女、男”成为定语在这里是区别词,“女医生、男运动员”是短语。
“女人、男孩子”中的“女、男”中间不能插入“的”,不能扩展,所以 “女、男”是其中的一个语素,“女人、男孩子”是词,
(五) 副 词
一、 意义和种类
意义: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语气等意义。 种类:
表示程度:很、最、极、挺、太、极其、特别、非常、十分、格外、分外、更、几乎、有点
儿、稍微
表示范围:都、总、共、只、仅仅、单、净、光、一齐、一概、一律、就
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就
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经常、时常、渐渐、从来、一向、向来、仍然、屡次、依然等
表示处所:处处、到处、四处、随处
表示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准、的确、确实、不、没有、别、不必、不用、不曾 表示情态、方式:大肆、肆意、特意、亲自、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忙、悄悄、暗暗、
大力、稳步、单独
表示语气:难道、究竟、偏偏、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亏、反倒、果然、居
然、竟然、何尝、何必、恰恰、只好、不妨、果真、敢情等
注意的问题:
A、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也不一定相同,有时还相差很大。要注意区别。 如:1、不去!——“不”:否定动作或性质状态,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意愿。
2、没有去!——“没有”:表这种“去”的行为没有成为事实,否定动作的发生。 3、别去!——“别”:表禁止或劝阻,说话人不希望对方有某种行为。
11
B、同一个词形,也可能属于副词的不同小类。如“就”
1、春天很快就到了。 即将 表时间,事情短期内即将发生 2、他十五岁就当兵了。 已经 表时间,事情早就发生了 3、老虎屁股摸不得,我就要摸。偏偏 表语气 4、我就有一个哥哥。 只有 表范围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表关联 6、我就来。 马上 表时间
一个副词究竟表示什么意思,要结合全句语境仔细体会。
甚至有时同一词形,根本不属于同一个大的词类。如:就餐——“吃”:动词
二、 副词的语法特征 1、 都能做状语,修饰谓词。
做状语时,单音节、双音节副词都可放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双音节副词也有一些还可以放到主语之前。如:他幸亏来了。幸亏他来了。两者语用效果不同。 注意:
1)有一些副词既可以修饰谓词,也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但用来修饰名词性主语的副词不多,“就、只、仅仅、仅、光、单、单单、几乎”等,表人或事物的范围。
今天就你一个人迟到、光书就买了好几箱、 2)“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用来说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所叙述的是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如
用了恰好500元、一下子进来好几个、工作才三年、
3)少数副词还可以做补语。只有“很、极”等少数几个副词。但“很”前要加“得”。“极”后要加“了”:好得很,好极了。
2、副词大多不能单说。
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可以单说,少数副词可以在对话中单说。
3、部分副词具有关联作用,是关系副词。
有单用的,也有成对使用的,主要有“却、就、又、才、也、还”等。如:越说越快、又说又笑
三、注意区别同一词形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语义和词性:副词与动词、副词与形容词、副词与时间名词
1、副词与动词。 他没有书/他没有来
“没有”做动词,表否定人或事物的存在,做动语,后面一般跟名词性宾语。
做副词,表否定动作或性状的存在,做状语,后面是谓词性成分。
2、 副词与形容词。
二者都能做状语,区别的办法就是看除了做状语之外,还能否做别的成分。 比较“一致”和“一概”:我们[一致]同意他的观点。——形容词
我们[一概]同意他的观点。——副词
“突然”和“忽然”:他[突然]来到会场。——形容词
他[忽然]来到会场。——副词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