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设计题目:班 级: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电子系统设计(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多路定时闹钟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 制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多路定时闹钟
设计者: 指导教师:
一、课程设计方案 1.设计要求
使用AT89C52单片机结合字符型LCD显示器设计一个四路定时闹钟,LCD选择有背光显示的模块,在夜晚或黑暗的场合中也可使用。
定时闹钟的基本功能如下: 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 由LED闪动来表示工作状态。
每一路的时间到电路则做出反应提醒,反应可为蜂鸣器发出声响,继电器启动控制家电开启和关闭,LED灯亮起。 2.设计内容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闪动,表示程序开始执行,按下操作键K1~K5动作如下: (1) 按下K1——设置现在的时间。此时K2——光标选定的时间加1。K3——光标选定的时间减1。多次按下K1使光标循环一个周期,系统时间设定完成。
(2) 按下K5——显示时间选项,时间选项分别有系统时间(TIME),闹钟1(Alarm1),闹钟2(Alarm2),闹钟3(Alarm3),闹钟4(Alarm4)。
(3) 当显示为任意闹钟时,按下K4——设定所选闹钟,如设定闹钟1(SDAlarm1)。设定时K2——分钟加1,K3——分钟减1。再次按下K4键设定完成。
(4) K5——闹铃时间到时,系统做出任一反应,按下本键可以停止。 ?当闹钟1到时,蜂鸣器以高频率响起; 当闹钟2到时,发光二极管亮起; 当闹钟3到时,蜂鸣器以低频率响起;
当闹钟4到时,继电器控制的家电开启(此处以一个发光二极管代替)。 3.设计原理
(a)AT89C52
AT89C52为40 脚双列直插封装的8 位通用微处理器,采用工业标准的C51内核。
图1 AY89C52单片机的引脚图
它的主要管脚有:XTAL1(19 脚)和XTAL2(18 脚)为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11.0592MHz 晶振。RST/Vpd(9 脚)为复位输入端口,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VCC(40 脚)和VSS(20 脚)为供电端口,分别接+5V电源的正负端。
P0~P3 为可编程通用I/O 脚,其功能用途由软件定义,在本设计中,P0端口没有使用;P1端口连接按键,通过按键的开关开控制端口电平的高低;P2端口连接控制电路及LCD的读写状态端口,通过所写程序的引脚电平高低来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与LCD读写状态;P3端口通过上拉电阻连接LCD数据口,以传送数据。
(b)LCD1602
LCD1602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是一种专门用于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点阵式LCD,目前常用16*1,16*2,20*2和40*2行等的模块。
第1脚:VSS为地电源。 第2脚: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VL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脚: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脚:背光源正极。 第16脚:背光源负极。 二、课程设计硬件设计 1.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电路如图。
图3 单片机最小系统
2.按键电路
5个按键分别如图4所示与单片机P1端口相连,当任何一个按键按下时,相应的引脚跳变为低电平,单片机通过检测引脚电平来决定该执行的程序。
图4 按键电路 3.显示模块
液晶显示模块接线如图,数据端口连接单片机P3口,读写状态口与使能口连接P2.0~P2.2,程序控制端口状态使之进行不同的操作与显示。为了使屏幕显示清晰,液晶3引脚通过一个4.7K电阻接地。15引脚接电源,16引脚接地,使屏幕背光,即使在黑暗状态下也可看清屏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