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安徽省合肥中考物理一模试卷(word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4:00: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

C.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 P 热=I2R=(1A)×0.2ù=0.2W,故 C 正确; D.正

常工作时电动机的机械功率 P 故选 A.

机械

=P﹣P 热=3W﹣0.2W=2.8W,故 D 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和热功率的计算等,要注意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用电器,欧姆定律不适用,且消 耗的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输出,少部分转化为内能.

【17·合肥·模拟·力与运动、机械能】16.如图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A.电压表 V1 示数变大B.电压表 V2 示数变大 C.电流表 A 示数变大 D.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 L 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电压表 V1 测电源的电压,电压

表 V2 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的变 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和灯泡 L 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 P=UI 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 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 R 两端的电压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 L 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电压表 V1 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 V2 测 R 两端 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 V1 的示数不变,故 A 错误;

当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 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故 C 错误; 由 U=IR 可知,灯泡 L 两端的电压变小,

由 P=UI 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故 D 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 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 V2 的示数变大,故 B 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电路 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17·合肥·模拟·功和机械能】17.为了方便残疾人乘公交,公交公司专门购置了无障碍公交车(如图所示),无障碍公交车斜面长 1m,高 20cm,乘车时,连同轮椅共 80kg 的乘客只需要用 200N 的力就可以把轮椅匀速推上公交车,则该过程中( )

第 12 页(共 19 页)

A.推力做的总功为 800J B.推力做的额外功为 160J

第 12 页(共 19 页)

C.斜面对轮椅的摩擦力为 200N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

【分析】A、知道推力的大小和斜面的长度,根据 W=Fs 求出推力做的总功; B、知道人的重和提升的高度,根据 W=Gh 求出有用功,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求额外功; C、使用斜面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利用 W 额=fs 求出斜面对轮椅的摩擦力 D、利用 ?=【解答】解:

×100%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A、推力做的总功 W 总=Fs=200N×1m=200J,故 A 错;

B、有用功 W 有=Gh=mgh=80kg×10N/kg×0.2m=160J,因为 W 总=W =200J﹣160J=40J,故 B 错; C、由 W 额=fs 得摩擦力 f=机械效率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机械效率和摩擦力的计算,明确有用功和总功、额外功之间的关系以及额外功为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关键.

= =

=40N,故 C 错; D、斜面的

有用

+W 额,所以额外功 W 额=W 总﹣W

有用

×100%=80%,故 D 正确.

三、实验题(本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8 题 6 分,第 19 题 6 分,第 20 题 8 分,共 20 分)

【17·合肥·模拟·透镜及其应用】18.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如图甲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明明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 45cm 刻 度处时,明明应该如何观察烛焰的

像: 在凸透镜的右

侧通过凸透镜向 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 像

(3)实验过程中,保持蜡烛和凸透镜 的位置不变,调皮的明明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乙所示,明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 模糊了,此时他应该把光屏向 远离透镜 (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 的烛焰的像.

第 13 页(共 19 页)

【分析】(1)u=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 45cm 刻度处时,即此时物体处于 1 倍焦距以内;

第 14 页(共 19 页)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当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时,会聚能力减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u=v=2f=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 45cm 刻度处时,即此时物体处于 1 倍焦距以内,故此时应该在凸透镜的右 侧通过凸透镜向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时,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像会聚 在光屏的后方,这样像距会增大,因此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蜡烛要远离凸透镜. 故答案为:(1)10;(2)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向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3)远离透镜.

【点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对倒立实像的理 解,要熟练掌握规律内容,并自己对其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做到灵活应用. 【17·合肥·模拟·质量与密度】1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过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 将游码调到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将平衡螺母

向右移 使天平平衡.

(2)把物体放在天平左端,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 (3)在量筒内倒入 20mL 的水,再把物体缓慢浸没于量筒内水中,水面到达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得物体 的密度为 7.89 g/cm3.

(4)某同学在实验中先测物体体积再测其质量,则该同学测算的物体密度值将 偏大 (选填“偏大”、“偏 小”或“不变”).

(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③调:调节平衡螺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移动,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由图乙读出物体的质量(将天平右盘中所有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应的示数相加即为待测物体的质 量),然后由图丙读出物体浸没后,物体与量筒内原有水的总体积,减去原有水的体积,得出物体的体 积,再利用 ?= 计算物体密度;

第 15 页(共 19 页)

2020年安徽省合肥中考物理一模试卷(word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2vr06rwix1h1yk7phhy1xkfw968ko01ayb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