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复试参考资料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6:50: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鱼类增养殖学》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鱼类增养殖学》 王 武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2、题型及分数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占40%;问题占60%。 2、内容比例

专业述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4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20%(注:具体的养殖工艺不列入考试范围); 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40%。 二、考试内容

绪论

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①鱼类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品增长的主要途径

②选用生长快、肉味美、食物链短、适应性强、饲料容易解决、苗种容易获得的鱼类作为我③国的主要养殖鱼类

④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饵料资源和某些有机肥料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作为养殖鱼的⑤饲料和肥料。 ⑥立体混养

⑦科学的养殖水质管理 ⑧综合养鱼

2、何谓综合养鱼?

我国鱼类增养殖业在生产上以养鱼为主,渔、农、牧三业配套;在经营上,贸、工、渔三业联营,成为以渔为主、综合经营的副食品供应基地,是我国城市人民“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门。

3、何谓用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 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第一篇、总 论(基础篇)

(一)养殖鱼类生物学

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物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品种是指来自同一祖先,基本遗传性稳定一致的群体。 如:狼和狗是同一物种,同属犬科,但不是同一品种,黄牛和水牛也是一样。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①生长快 ②食物链短

③食性或食谱范围广,饲料容易获得 ④苗种容易获得 ⑤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食性:

草鱼,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青鱼,为肉食性鱼类

鲢、鳙,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它们具有特殊的滤食器官

鲤、鲫,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鲤鱼偏于动物性,鲫鱼偏于植物性 鳊、鲂,均为草食性鱼类 鲮,口下位,

繁殖习性:青草鲢鳙鲮均为敞水性产卵类型,它们不能在池塘等小水体自然界产卵。鲤鲫不仅可在江河中产卵,也能在湖泊,水库,池塘等静水中产卵。 生活习性:鲢鱼性急躁,行动敏捷,活泼而善跳跃。

鳙鱼性温和,行动迟缓。草鱼性活泼,行动迅速,游泳快,食量大,抢食凶。青鱼性胆怯,行动迟缓,吃食斯文,抢食能力差。鲤鱼鲫鱼鲮鱼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强,食性杂对饵料的要求不严,寻食能力强,能清扫食场残饵。团头鲂性情温和易捕捞抗病率强。鳊鱼性胆怯不易捕捞。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二)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

1、试述各养殖水域中水环境的特点。

①江河:

水体更新快。受流域内水文气象条件影响,水的化学组成成分变化快。水化学成分与水生生物活动强弱及水流补给来源有关。人类活动频繁的河段易受污染。 ②湖泊:

水流迟缓,湖水的换水周期长。矿化度较河流高。水质成分变化受湖泊面积大小影响。水生生物因素对水中气体及生物生成物质影响大。 ③水库:

水库的水环境其上游具有河流的特点,中下游则有湖泊的特性。库水处于经常交换状态,营养物质的输入和循环较快,水温、溶解气体的分布较均匀,因而有利于鱼类及浮游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水库的消落区是水库生态系的重要能量来源。水库的上游,入库河流某些河段具备一定的流速、流态,由于汛期水流的刺激,一些江河性产卵鱼类,他们成熟亲鱼可上溯并找到一定的产卵场所。水库的中下游水深,水流极为缓慢,其透明度大。溶氧丰富,浮游生物量较大,是鱼类生长育肥的良好场所。 ④海水:

海水含有复杂的盐溶液、多种溶解气体以及大量的、各种粒度的有机和无极悬浮物质。海水交替条件好,加上水体积大,局部水域水质变化不会对整个海洋发生影响。海水化学成分随地理纬度、离陆地远近不同变化较大。大陆溶质径流及生物沉淀作用直接影响着海水中化学物质的平衡关系。 ⑤咸淡水交汇区:

水运动复杂,混合作用大,水体更新较短。水化学组成成分主要取决于水源物质、径流沿程冲刷。水化学成分变化受咸淡水混合激烈程度影响较大。水生生物的限制生长,影响交汇区水的理化特征。

2、试述水的运动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养殖水体的运动有波浪,混合,风成流,重力流,惯性流等。以池塘为例,池塘是静水环境其水体运动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上下水层因密度差而引起的对流。池水对流对于鱼类生存和生存有利的一面是,通过水体对流,将溶氧较高的上层水运送到下层,使下层的溶氧得到补充。改善了下层水的氧气条件,同时也加速了下层水和塘泥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加速池塘物质循环强度,提高池塘的生产力。

不利的一面是由于白天水的热阻力大,上层池水不易对流,上层过饱和的高氧水就无法及时输送到下层,到傍晚上层水大量过饱和的溶氧逸出水面而浪费买等到夜间发生对流时,上层水中溶氧本已大量减少,此时还要通过密度流将上层溶氧输送到下层,由于下层水的耗氧因子多,只是夜间实际耗氧量增加使溶氧很快下降。这就加速了整个池塘溶氧的消耗速度,容易造成池塘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甚至窒息死亡。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3、试述水色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水产养殖中可以通过指标生物和看水色相结合的方法来判断水质的优劣。池塘水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黄褐色为主(包括姜黄、茶褐、红褐、褐中带绿等);另一种是以绿色水为主(包括黄绿、油绿、墨绿、绿中带褐等)。这两类水均为肥水型水质。但相比之下,黄褐色的水质优于绿

色水,其水中滤食性鱼类易消化的藻类相对比绿色水多。黄褐色水的指标生物是隐藻类,在水生生物生态上又称鞭毛藻型塘。

4、试述池塘溶氧的特点。

池塘溶氧的补给主要是依靠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通常晴天池水中富有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占一昼夜溶氧总收入的90%总要有。大气中扩散融入水中的氧气并不多,特别在静水中。大气中的氧气融入池塘水中,主要在表层溶氧低的夜间和清晨进行。池塘溶氧的消耗主要是水中浮游生物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俗称水呼吸。这部分占70@左右。鱼类耗氧占16%左右。池塘溶氧的变化规律有水平变化,垂直变化,和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水质越肥这种变化越显著。水平变化是由于风力的变化,白天下风处溶氧高于上风处晚上相反。垂直变化,白天时候是上层溶氧明显高于下层,夜间由于密度流所以变化不显著。

5、何谓热阻力、密度流、氧盈、氧债?它们对池塘溶氧有何影响? 热阻力:所谓热阻力就是较冷的下层水被较热的上层水替换所作的功。 密度流:因气温变化使上下水层产生密度差而引起的对流称为密度流。 氧盈:将溶氧超过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氧债:氧债是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和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其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那部分耗氧量。

6、试述溶氧对鱼类生存与生长的影响。

氧气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我国主要养殖鱼类对低氧的忍耐力很强,一般溶氧下降到1mg/l左右才引起浮头,到0.5-0.7才窒息死亡。但不等于说这些养殖鱼类在低氧的条件下它们的生长不受到影响。研究表明,水中含氧量在4.1mg/L以上,饵料利用率才保持平衡,摄食率和鱼体增重率的突变点也在4.1mg/L而且随溶氧增加而增加。这表明长期生活在低含氧的水中的鱼类,其饵料利用率,摄食率,和鱼体增重率有很大的影响。

7、CO2、pH、O2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8、NH3与NH4+之间有何关系?它们受哪些因子制约?

NH3.H2O-------NH4+ + OH- 他们受水温和PH制约影响。PH越小水温越低,水体总铵中 分子氨比例越小毒性越小反之则毒性越大。.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9、试述精养与粗养水体中三态氮的变化与比例。

10、试述池塘、湖泊、水库生物的特点。P77 池塘生物的特点:

①细菌数量多,以异养菌为主。

②水体中以浮游生物为主。池塘中高等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很少。 ③在浮游生物又以浮游植物为主。

④浮游植物的优势种极为明显,其种类少,生物量大。并在夏秋季节往往形成水华。 ⑤生物的变动量大。 湖泊的生物特点: ①水生生物的分布: ②湖泊营养分类 水库的生物特点:

11、水域富营养化有哪些指标?

12、试述淤泥的特点以及对水质与鱼类的影响。 淤泥具供肥、保肥和调节水质肥度的能力。 淤泥过多,容易恶性循环化水质。 淤泥过多,容易发生鱼病。

13、试述“藻型湖泊”与“草型湖泊”的特点。

草型湖泊初级生产者的现存量以沉水维管束植物最高,周从藻类次之,浮游藻类最低,其生产量则以周丛藻类最高。在藻型湖泊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在水体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14、试述养殖水体有哪几种脱氮方法。

一是折点氯化法。原理是加入漂白粉,将NH3转变成N2

二是吹脱法。原理是调节PH到碱性条件使得离子铵变成分子氨再充入足量的气体使其逸出。最后再调节PH到原来状态。

15、何谓生物修复?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有哪些生物修复方法?

生物修复指利用微生物的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的能力来处理水中的有机物的方法。常用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方法有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净化剂,水生植物.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种植法。

(三)鱼类人工繁殖生物学

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原理通过分泌神经激素来启动相应的内分泌腺分泌各种激素完成繁殖活动。外部感受器接受水流、水温等环境条件刺激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由其分泌神经介质(如多巴胺、羟色胺等)作用于下丘脑,并启动下丘脑分泌一种多肽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转而触发脑垂体间叶分泌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复试参考资料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2znm5iklb7s7tu43p391qw0b8cvba00t2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