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01专题10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2:30: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10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1.(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予以拘役处罚 B. 校园欺凌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C. 人民法院要公开审理校园欺凌案件,以示警戒 D. 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 【答案】D

2.(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截止2018年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5部,修改法律127件次,做出法律解释9件。这( )

①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②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③说明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④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法律的基本特征这个知识点。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这是国家立法工作,表明法律由国家制定,这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④符合题意;题文材料体现的是立法权,未体现最高决定权,①排除;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③错误。故选A。

3.(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体现出我国法律( ) A. 主要内容是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 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实施刑罚处罚 C. 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D. 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的作用这个知识点。材料中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说明了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合法权益的,故D正确;A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故错误;对犯罪分子

才实施刑罚处罚,故B错误;C的说法是片面的,应坚持惩罚与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相结合;故选D。

4.(湖北省襄阳市初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其中,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则是 A. 纪律 B. 道德 C. 法律 D. 章程 【答案】C

5.(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A卷))2018年1月5日,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做出如下图扒阻车门的举动,她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罗某的行为警示我们

①要坚持正义标准,树立规则意识 ②行使公民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④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题文描述,罗某阻拦列车,破坏了社会秩序,既是不道德的,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也是一般违法行为。该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回答从该案例中,我们得到的教训,罗某的行为违背了多数人的利益,是非正义的、是缺乏规则意识的体现,损害了公共利益,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罗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③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

6.(湖北省武汉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试题)阅读案例,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是

①为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李某将不履行合同的林某告上法庭 ②胡某因商品质量问题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③万某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④张某因不服工商管理所的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7.(湖北省武汉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试题)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王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张某和王某的行为分别是 A.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张某违反交通规则,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王某被处以罚金,罚金属于刑罚处罚中的附加刑,触犯了刑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所以排除ACD,正确答案选B。 8.(北京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2018年6月,北京市防汛抗早指挥部公布了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提醒市民:外出遇到暴雨时,注意防汛安全警示标志,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骑车人员在遇到道路积水时。应下车推行,注意观察,绕开有水流漩涡的地方……根据提示,中学生外出遇到暴雨时应

①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警示标志 ②注意观察雨情,领导抗洪救灾 ③检查公共设施,组织人员疏散 ④采取恰当措施,注意自身安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从中学生角度考查遭遇险情有对策。作为中学生,外出遇到暴雨时应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注意一些警示标志,采取恰当的措施,注意保护自身安全,①④观点正确;学生没

有领导防洪救灾的责任,②观点错误;检查公共设施,组织人员疏散是有关工作人员的事情,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9.(河北省2018年中考文综(思想品德部分)试题)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日,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①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④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10.(湖北省随州市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2018年1月5日,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强行阻止车门关闭,造成G1747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认定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论输”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并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对于罗某“拦高铁”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是民事违法行为 B. 只是不道德行为 C. 是刑事违法行为 D. 是行政违法行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题文中罗某的行为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D观点正确;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触犯了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A观点错误;罗某的行为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B观点错误;刑事违法行为也叫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C观点错误,

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11.(湖南省娄底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学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确了惩戒措施,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这对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尊法、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违法必究 ③未成年人犯罪不受法律约束 ④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12.(湖北省孝感市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了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此案的判决表明

A. 未成年人违法要受到刑罚处罚 B.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C.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害 D. 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必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作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文中校园暴力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罚,表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犯。AD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违法不一定犯罪,只有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接受刑罚处罚;B观点错误,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

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01专题10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31u39vi1d7z7sh75m1a072ie1yhw200mx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