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吉林省通化市重点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12: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 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匝数比:

是规格为“220V、

1100W”的用电器,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A. 110V、10A 【答案】B

【解析】解: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

,输出功率

根据电压

B. 110V、10A

C. 440V、

D. 440V、

与匝数成正比,有:代入数据:解得: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有:

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

与匝数成反比,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等关系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考查交流电的表达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明确电表的示数为有效值,最大值与有效值之间的关系.

2.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b为波上的两个质点,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

从此时刻开始计时,图乙是a、b两个质点中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波速为B. 波速为C. 波速为D. 波速为【答案】A

,图乙是质点b的振动图象 ,图乙是质点a的振动图象 ,图乙是质点a的振动图象 ,图乙是质点b的振动图象

【解析】解:由甲图读出波长为,由乙图读出周期为,则波速为简

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甲图判断出图示时刻a点的速度向下,b点的速度向上,而振动

图象乙上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上,所以图乙是质点b的振动图象故选B 由甲图读出波

长,由乙图读出周期,求出波速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a、b两点的速度方向由振动图象读出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再分析图乙是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本题首先要能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判断出质点的振动方向,其次要振动图象判断出质点的速度,考查把握两种图象联系的能力.

3.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

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A. C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减弱 B. B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C. A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 D. D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答案】C

【解析】解:振动的强弱看振幅,不是看位移大小,图中两个波源产生的机械波干涉,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振动加强点一直是振动加强点,振动减弱点一直是振动减弱点;A、图示时刻点A为波峰与波峰相遇,是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故A正确;B、图示时刻点B为波峰与波谷相遇,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故B错误;C、图示时刻点C为波谷与波谷相遇,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故C错误;D、图示时刻点D为波峰与波谷相遇,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故D错误;故选:A 频率相同的两列同性质的波相遇产生稳定干涉图象,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波谷相遇的是振动加强点;而波峰与波谷相遇是振动减弱点;各个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振动是否加强看其振幅,不是看位移本题考查波的干涉,波的干涉中,某质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取决于该点到两相干波源的距离之差一致时:若

当两波源振动步调相反时:若

,则振动减弱.

4. 分析下列物理现象: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则振动加强;若

,则振动加强;若

当两波源振动步调

,则振动减弱

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A. 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C. 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 【答案】D 【解析】解: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听到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声音的衍射;

B. 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D. 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音叉发出两个频率相同的声波相互叠加,从而出现加强区与减弱区这是声音的干涉;

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音调变高就是频率变高,因此这是多普勒效应现象; 故选:D.

衍射是绕过阻碍物继续传播,而干涉是两种频率相同的相互叠加出现明暗相间的现象,对于多普勒效应现象频率是在发生变化.

无论反射、衍射还是干涉,其频率均不变,而多普勒效应频率即发生变化. 5. 一束单色光从真空斜射向某种介质的表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介质的折射率等于2 B. 介质的折射率等于

C. 介质的折射率等于

D. 增大入射角,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答案】C

【解析】解:ABC、根据折射率的定义得:

,故A正确,BC错误;D、光从

真空斜射向某种介质的表面,是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D错误;故选:A 已知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率的定义求折射率,发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折射率定义式

的条件:光从真空斜射进入

介质要知道发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6. 光在某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

界角应为

,那么,光从此介质射向空气并发生全反射的临

A. 【答案】C

B. C. D.

【解析】解:由公式得:介质折射率;

正好发生全反射,则有所以故选:C.

由于光是从介质射向空气,所以在折射定律公式中,折射率应该是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相比当恰好发生全反射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

若是光是从空气射向介质则折射率应该是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相比光的全反射必须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同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横波能发生衍射,纵波不能发生衍射 B. 当波长比孔的宽度小得越多时,波的衍射越明显 C. 声波能发生衍射现象,光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D. 声波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不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答案】D

【解析】解:A、一切波均能发生衍射现象,故AD错误;B、当波长比孔的宽度大得越多或相差不大时,波的衍射越明显,故B错误;C、声波的波长比光波长,所以声波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不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C正确;故选:C只要是波均发生衍射现象,当波长比孔的宽度大得越多时,波的衍射越明显;声波的波长比光波长得多,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本题考查波的衍射条件及存在的范围,知道声波的波长比光波长得多注意一切波均能发生衍射,而明显的衍射现象是有条件的. 8.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凡是波都可以发生偏振现象 C.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D. 光导纤维中内层的折射率小于外层的折射率 【答案】C

吉林省通化市重点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31yp3f7ee0fvam2gyzr6h1tx45d76007o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