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准则顾问委员会有至少30明成员组成,其任务是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所有工作领域为其提供咨询和建议。(√ )
18.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组织结构中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 )
19.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前身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有9个国家 的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73年6月29日组建。(√ )
1. 当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该企业外币业务的是(A )。
A、与外国企业发生的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销售业务 B、与外国企业发生的以美元计价结算的购销业务 C、与中国银行发生的外币借款业务
D、与中国银行之间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
2. 在现行汇率法下,下列项目按照即期汇率折算的资本负债表项目有(B )。 A、所得税费用 B、应收账款 C、实收资本
D、未分配利润
3. 目前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主要是(B )。 A、提供特种财务报表,帮助报表使用者理解 B、满足控股公司编制合并报表的需要 C、为编制集团公司汇总报表的需要 D、满足记账本位币核算的需要
4. 根据现行汇率法,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应计入(C)。 A、当期损益表 B、当期留存收益表
C、当期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 D、当期资产或负债中 5. 根据时态法,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应计入(A)。 A、当期损益表 B、当期留存收益表
C、当期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 D、当期资产和负债之间 6. 在纯碎的历史成本核算模式下,(A)的折算结果是完全一样的。 A、区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与时态法 B、区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与现行汇率法
C、区分流动性和非流动性项目法与区分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法 D、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
7. 在确定国外经营的功能货币是否与报告主体的功能货币相同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B )。
A、国外经营所从事的活动是否为报告主体的延伸 B、与国外东道国货币是否一致
C、与报告主体的交易在国外经营活动中所占的比例 D、国外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报告主体的现金流量,并可随时汇回
8. 对于尚未结算的外币应收项目,当外币升值时,将会产生(A )。
A、外汇收益 B、外汇损失 C、汇兑收益 D、汇兑损失 9. 下列对于外币交易”一项交易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 A、把购销业务及其以后的账款结算视为一项交易 B、汇率变动产生的外汇损益将在当期予以确认
C、对于购货业务,汇率变动产生的外汇损益调整购货成本 D、对于销售业务,汇率变动产生的外汇损益调整销售收入
10. 下列对于外币交易”一项交易观点”的表述正确的是(D )。 A、以现金收付确认经济业务是否完成,在会计处理上单独设置汇兑损益项目 B、符合会计上的“实现原则” C、会计人员随时关注汇率变动风险
D、由于汇率变动,购销业务未最后结算之前,商品的价值是不确定的
11. 下列对于外币交易“两项交易观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无论汇兑损益当期确认还是予以递延,都要单独列为汇兑损益项目 B、当期确认和予以递延,两者只是确认于损益表上的时间不同 C、资产价值将受到购买货币的影响
D、其汇兑损益本质上是由于融资方式的不同而引起
12. 现行汇率法下,子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A )进行折算。 A、历史汇率 B、现行汇率 C、平均汇率 D、加权平均汇率 13. 下列对于现行汇率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C)。
A、可以保持子公司原有财务成果和各个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B、累计在母公司权益中的折算差额恰好反映了汇率变动的累计影响 C、使用现行成本法折算,能很好的达到合并报表的目的
D、假设子公司的所有资产和负债项目都承受汇率变动影响,不合理 14.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
A、在现行汇率法下,如果企业资产总额大于负债总额,当外币贬值时,会出现折算收益
B、在流动与非流动法下,如果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当外币外币贬值时,会出现折算折算收益
C、在货币与非货币法下,如果货币性资产小于货币性负债,当外币贬值时,会出现折算损失 D、在时态法下,汇率变动会影响到那些按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折算额
15. 当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时,就会形成升水收益。 (×) 16. 采用两项交易观对外币交易进行核算时,购货成本取决于交易日的汇率。(√ )
17. 现行汇率法要求改变外币报表的计量单位,但不改变原有的计量属性。(√ )
18. 当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时,就会形成贴水损失。 (×) 19. 外币交易损失属于已实现的汇兑损益,外币报表折算损益属于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
20. 时态法要求改变外币报表的计量单位,但不应改变原有的计量属性。
(√)
21. 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交易一定是外币交易。(× ) 22. 间接标价法与对应的直接标价法的乘积为1.( √)
23. 对外币报表折算损益的任何会计处理方法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 24. 功能货币就是本国货币。(× )
25. 外币报表折算就是将以某一外币表示的财务编报折算为另一特定货币表示的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 √)
26. 功能货币是企业主体计量其现金流动和经营业绩的统一尺度。(√ ) 27. 如果母公司的功能货币和国外子公司的功能货币不一致,那么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将需要对国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
28. 一般而言,报告主体的功能货币将会随着主体基础性交易、事项和状况的变化而作出变更。(√ )
29. 外汇的卖出价大于买入价时,期间差额就是银行经营外币业务的收益。(√ )
30. 世界外汇市场经历了从“浮动汇率”到“固定汇率”的变动。(× ) 31. 外币报表折算的流动与非流动法的最大优点就是有利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
32. 流动与非流动法是从20世界30年代早期被美国广泛接受的一种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 )
33. 总的来看,世界范围内外币折算的准则在方法上基本趋势是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并用。(√ )
34. 一般认为,折算损益的处理究竟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应视折算目的和要求,以及企业的组织特点而定。( )
1.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重编会计报表不包括(D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利润分配表 D、现金流量表
2. 在现行成本会计模式下,企业最终收益是由(C )。 A、经营收益
B、 资产持有利得
C、经营收益和资产持有利得共同构成 D、经营收益或者资产持有利得
3. 体现财务资本保全的会计计量模式是( B)。 A、现行成本/名义货币 B、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C、现行成本会计 D、重置成本会计
4. 传统实物资本保全的会计计量模式是( A)。
A、现行成本会计
B、历史成本/不变币值会计 C、传统财务会计模式 D、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5. 传统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是(B )。 A、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 B、历史成本/名义货币 C、现时成本/不变购买力 D、现时成本/名义货币
6. 既改变会计的计量单位,又改变会计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是(C )。 A、现行成本会计模式 B、一般购买力会计模式 C、现行成本/不变币值会计模式 D、历史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 7. 若物价下降,则将导致(D )。 A、货币性净资产项目的购买力损失 B、货币性净负债项目的购买力损失 C、货币性项目的持有损失 D、货币性项目的持有利得
8. 下列对一般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评价不正确的是(C )。 A、保留了传统会计日常核算和期末会计报表,仅在期末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较简单
B、使得各期之间的会计报表数据相互可比
C、能够比较正确的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D、没有考虑物价变动对每一类资产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9. 下列对一般物价变动会计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C )。 A、采用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所提供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B、对货币性项目不做任何调整,简化调整程序 C、采用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体现了资产的重置成本和保持了企业再生产能力
D、有利于企业比较多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做出正确经营决策 10. 旨在消除个别物价变动影响的计量结构是“历史成本/一般购买力”方法。(× )
11. “通货膨胀会计”与“物价变动会计”在概念上是等同的。(× ) 12. 物价变动会计的会计目标与传统会计的会计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 13. 物价变动会计是传统会计的延伸,因此物价变动会计的会计目标与传统会计目标是不一致的。( ×)
14. 在一定期间内,如果货币购买力下降则为通过紧缩;如果货币购买力上涨,则为通过膨胀。(× )
15. 财务资本保全概念认为资本保全标准是保持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货币价值。( √)
16. 历史成本是传统会计资产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而现行成本则是物价变动会计资产成本核算的原则。(√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