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统编版2020年春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教案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9:49: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因为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中华儿女;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既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的战略意义,也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

城防;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那“千万条铁的臂膀”就是黄河的无数支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好与差决定诗歌艺术成就的高低。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好地表现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生6:我欣赏这首诗的雄浑豪迈的风格,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抒胸臆,充满了雄浑豪 迈之美。

……

教师总结:美是多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同学们以个性的眼光发现了诗歌独特的美:美在旋律,美在语言,美在画面,美在风格……真是美不胜收。让我们齐诵这首诗。

学生齐诵《黄河颂》,教师播放《黄河颂》音乐。 五、达标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山巅(diān) 劈开(pī) 澎湃(bài) ... B.发源(yuán) 浊流(zhú) 扮演(bàn) ...

C.屏障(píng) 哺育(pǔ) 构筑(zhù) ...D.臂膀(bǎng) 体魄(pò) 狂澜(lán)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

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 ..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 .. 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里比喻支流) ..

3.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B) A.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

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拟人)

C.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夸张、对偶) D.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比喻)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本诗第二节,一个“望”字统领下文,虚实结合,章法严谨。 B.诗中“啊!黄河!”的反复出现,把诗歌主体分成了三部分。 C.本诗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D.全诗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5.阅读《长江之歌》,回答问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1)本诗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长江?

答案:第一节主要从地理特点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长江一泻千里、滋润两岸的气概,侧重写实。第二节主要从时空的角度描写长江,赋予长江一种象征意

义,永远充满青春活力,永远同前发展,该节长于抒情。

(2)结合《黄河颂》,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答案:“臂膀”指长江主干及其支流。 ②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答案:“摇篮”指巾华民族的发源地。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中华儿女将发扬长江的伟大精神建设祖国,迈向新时期。

(4)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提示:可从内容主题、表现手法、语言风格方面入手。)

答案:两首诗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长江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两首诗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六、课堂小结

作者眺望黄河,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再现了黄河的伟大坚强。任何时代,黄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赞颂黄河就是赞颂我们这个民族。

七、布置作业

请以“啊!黄河!”为开头,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活来歌颂黄河。 答案:(示例)啊!黄河!你用有力的大手,推动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向前奔腾;啊!黄河!你用滔滔河水,清洗了一代又一代不屈的中华魂;啊!黄河!你用浑厚的歌声,唱响

了中华儿女勇往直前的进行曲。

八、板书设计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近视

俯视 望黄河 纵观

横看 奋斗的精神 不屈的意志

主体

黄河颂

养育中华民族 颂黄河 保卫中华民族 激励中华民族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九、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2020年春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33dc0ub1b507xn0uyq64mg6283nif00pv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