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写话兴趣的培养
同安区五峰小学 林素恋
面对七八岁的儿童,怎样科学地进行写话教学,从而为整个作文教学起好步,开好局呢?《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中提出:低年级学生应该培养他们 “对写话产生兴趣”,明确地把“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兴趣。苏霍姆斯基说:“学习兴趣是学生带着高涨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兴趣是一种动力,学生一旦对写话产生了兴趣,就会视写话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话。学生对写话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说到写,降低坡度。
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充分观察,充分议论,让学生尝尝说说、听听说说、画画说说、做做说说、想想说说、演演说说、玩玩说说,在充分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选择写话的内容,效果较好。如在写介绍家乡特产时,让学生把实物带到课堂,通过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然后将自己的感觉写下来,互相交流。我还针对学生喜爱画画,偏爱欣赏直观艺术形式的特点,从图文结合入手,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在说的基础上写出一点注释,给色彩丰富的画面配上有声的语言等(必要时还可利用拼音这一有效工具)。还鼓励他们在课余把自带的喜欢的小雕塑或小模型拿出来跟同学一起欣赏,鼓励他们说说玩具模型的外观、结构、形态等,先说后写。用这样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物品,学生积极性也比较高。
二、用足教材,教给方法
低年级学生写话时会遇到许多障碍,一是识字量不足,遇到不会写的字就得停下来,识字量越小,停的次数就越多;二是书写速度太慢,脑子里想了七八句,笔上写不出一两句。因此引导学生“写话”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适当教给方法,让学生能够流畅地写出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写话资源。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优势,进行写话教学:如,学了《泉水》后,我让学生模仿第2-5自然段的句式,想一想:泉水还可能流到哪里?它们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大部分
学生很快便能举一反三,模仿课文的叙述方式写小文章。这样,学生思维活了,语言表达完整了,想象力更丰富了。
教材中像这样可模仿的范文还有很多,如《秋天的图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摹仿它们的写法,或一句或几句地写一写。
三、拓展空间,积累素材
教材的写话训练题材毕竟是有限的。而生活却是写话的源泉。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为了从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素材的能力,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下来。
精彩纷呈的生活,我们不能让孩子们熟视无睹。而生活中细小的事情转瞬即逝,这就需要老师首先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能时时刻刻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积少成多,相信孩子们也能练就一双善辨的慧眼,练就一颗善感的心。如:美术课上的小制作,音乐课上的歌唱表演,体育课上的激烈角逐,班队课的各项活动??都是孩子们写话的好素材。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是多姿多彩:扫地、洗碗、喂鸡等家务劳动;下棋、打球等体育活动;看戏、拉二胡、唱歌等文艺活动;还有给小狗洗澡、照顾弟弟、学用复读机等,孩子们都有许多的收获或感受需要倾诉。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给孩子们每周一次的交流时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聊一聊,无拘无束地写一写。当学生把写话当成一种需要时,其写话水平就会与日俱增了。
另外,学生写话不但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想像中的事物,还要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一天早晨,班上的两位同学为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在场的同学有的劝解,有的竟然起哄,作为一班之长的xx同学竟然视而不见。第一节语文课上,我放弃了上阅读课,上了一堂写话课。我先让大家各自陈述当时的情况,然后思考:就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法?就其中某一位同学的言行,你又有什么看法?四人小组讨论后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写话》本上。
只要我们注重点燃学生写作热情,注重夯实学生写作基本功,写话就会融入学生生活,记录学生生活,丰富学生生活,创造学生生活。学生剖析自我,表达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写话会成为学生真实生活的需要。
四、创设机会,体验成功
1、利用评价,体验写话的快乐。“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此概念的界定意在强化这样一个理念——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它不是应付老师的一个任务。 因此,我十分重视习作后的交流与展示,让习作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功感,持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的大作我采用“情感符号批改法”进行认真批改:画只眼睛,表示学生是火眼金睛,善于观察;画只大拇指,表示学生很能干,善于把动作描写清楚;画对翅膀,表示学生很会联想,拥有丰富的想像力;画个问号,表示再仔细想想,可以改一改吗?画张笑脸,表示老师和学生共享了习作的快乐。
2、小题大做,享受成功的喜悦。精心挑选不同个性的典型语段进行展示与评议: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再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小作者们喜滋滋地在大家的赞美声中,享受着冠名“小作家”带来的快乐。有些语段整体写得不是很理想,但局部却写得很精彩,我就对该精彩部分放大处理:让小作者上台大声读一读,享受那份光荣与自豪。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写话成果的机会,我建议在四人小组中开展“寻找闪光点”的评议活动,还鼓励学生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3、纵横比较,增强习作的信心。
自信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段时间的学习过去后,学生对自己是否有所进步,往往是不清楚的。我重视收集学生开始写话以来的所有本子,在一定时间内,拿出来让他们自己评议,要求他们不仅看自己的,也看别人的,既看到自己的进步,也看到别人的进步,同时也要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从而树立更强的写话自信心。我相信学生通过相互学习,会获得某种启迪和灵感,并受到教益。
总之,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采取多种方式,把兴趣转化为动力,将为低年级写话训练过渡到中高年级习作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