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下表中,请你解答: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1 2 3 1.9 1.9 1.9 扇形纸片半径r/cm 10 10 5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90 135 90 o纸锥锥角α/ o 下落时间t/s 2.20 1.84 2.20 81.9 71.1 81.9 (1)实验中通过纸锥的_____来反映纸锥下落的快慢;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图乙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 (3)根据实验探究目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D D B D C C 二、填空题 11.右 1224 大 12.中间厚边缘薄 远离 13.② 14.不变
15.音调 振动 声源处 16.运动 摩擦力 三、计算题
17. 2N 4 g/cm3 200 Pa 18.(1)30km;(2)80km/h. 四、实验题
19.水平 右 54g 20cm 2.7×10 kg/m 偏大 20.二倍焦距外,远离蜡烛方向,凸透镜
21.较黑暗 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40 不变 不能 虚
22.乙 自下而上 先快后慢 停止加热(移开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不同 23.响度 真空不能传声 液体可以传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4.下落时间 A 锥角
3
3
3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体积为5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 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2.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剪去一半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电阻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3.如图是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画面,拍摄的是合那高速公路的美景。飞机在航拍时,如果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6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A.小于60mm B.等于60mm C.略大于60mm D.大于120mm
4.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是 A.0° B.32° C.45° D.55°
5.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是
A. B.
C. D.
6.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
7.在气温是0℃的环境下,用一小金属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液面时,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
过程中( )
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增加 B.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 C.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D.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
8.观察图所示水沸腾前后的照片,得到关于气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前没有气泡 B.沸腾前后气泡没有变化 C.沸腾后的气泡比沸腾前的大 D.沸腾后的气泡只出现在水面处 9.关于下列乐器,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B.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响度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D.在音乐会中,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特性 10.用手机听音乐时,调节音量按键能改变声音的 A.音调 二、填空题
11.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 =3:4,如果A、B两物体均是实心的,则A、B两物体的体积之比VA:VB =___________.如果A、B两物体体积之比VA:VB =4:5,则________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12.为了打击不法犯罪行为,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安装了“天网”监控。监视街道的摄像头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镜,摄像头离被拍物体的距离应在_____的范围,能形成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13.小红爷爷在岸上A处看到水中B处有一条鱼在云朵里游泳,鱼是_____现象,云朵是_____现象,(均选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若小红爷爷拿着鱼叉准备叉鱼,他应该对准_____ 射出(选填“鱼”“鱼上方”“鱼下方”)。
14.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性质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
15.海豚可以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填选“信息”或“能量”)
16.小明将废旧的牙刷直立在木板表面,向右拉动牙刷,观察到牙刷的刷毛向左弯曲,说明牙刷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水平向左/水平向右),同时也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若保持牙刷不动,向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左拉动木板,发现牙刷的刷毛依然向左弯曲,此时以木板为参照物,牙刷是____(向左运动/向右运动/静止)。
三、计算题
17.“五·一”黄金周,宁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宁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18.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求(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题
19.在学习了测量物质密度后,小明想测出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测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_________g。
(2)测液体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_________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对他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
2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
3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置在光具座上,如图,并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的3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的清晰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举出一个例子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