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发明权之争带来的思考 ――观《经济数学发展历史》视频后有感
近日观看了杨立洪教授的《经济数学发展历史》视频,该视频主要讲述一元
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的发展历史。杨教授在视频中提到,人们在提出谁是微积分这门科学创立者的时候,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造成欧洲大陆的数学家和英国数学家长期对立。英国数学在此后一个时期里闭关锁国,固执于民族偏见,拘泥在牛顿的“流数术”中停滞不前,导致数学发展整整落后欧洲大陆一百年。
这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看完视频之后,我翻查了资料。原来,英国的科学
家牛顿和德国的科学家莱布尼兹在各自的国度里,先后发明了微积分理论。牛顿发明微积分理论比莱布尼兹早几年,但他的著作在莱布尼兹发表自己理论之后几年才出版。关于谁是第一个发明者的争论由此展开,愈演愈烈,两国的科学家激烈地辩护。牛顿利用身为皇家学会主席的便利,对此案进行了“公正” 的审查,谴责莱布尼兹剽窃。英国大部分科学家对牛顿盲目崇拜,加上民族偏见,拒绝接受更为合理的莱布尼兹微积分符号和方法,致使英国在数学发展上落后于欧洲大陆一百年,直到1820年才愿意承认其他国家的数学成果,重新加入国际主流。
这段历史可谓发人深省,由两个科学家私人的纷争,发展到两个国家科学界
的纠纷,最终延误了国家科学的发展,真是可悲,值得后人引以为戒。我觉得此事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第一、科学工作者要有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这里并不是针对牛顿,而是针对全体科学工作者,不应为个人的荣誉,争名夺利。
第二、科学领域和政治领域一样,不应存在个人崇拜。我们的国民曾经对毛主席存在个人崇拜,结果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英国科学界由于对牛顿这个杰出科学家的崇拜,一叶障目,牛顿的个人思想影响了国家科学界的发展,其后果也是严重的。
第三、科学工作者要心胸宽广,确立科学无国界的观念,要认识到科研成果属于全人类,个人的荣誉不应凌驾在此之上。
由此我联想到,美国把自己的航天技术视为最尖端的科技,对其他国家保密,我们中国自己也在研究航天科技,若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这无疑是重复劳动,美国的行为有点自私。假若现在没有国家的概念,全人类信息共享,技术互补,
通力合作,各种科技可能比现在先进一两百年。这大概需要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灭国家的概念。现在出现了一些让人欣慰的事情,例如,若干个科技大国正在分工合作,试图解开人类的基因图谱,希望这种全人类通力合作的事情越来越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