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彭康煜
来源:《中国市场》2016年第34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大学生就业也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2015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727万大学生毕业,选择创业学生比例只有1%,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文章将从就业能力和概念、研究对象统计和分析、影响就业能力两大因素三方面展开分析,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分析;就业能力;因子;大学生;统计对象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4.116
目前,中国社会属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市场供需关系变得越来越合理和成熟。怎样科学评价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本文将从调查数据入手,并进行统计,浅析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因素。 1 就业能力的概念和定义
“就业能力”这个词汇最先由澳大利亚科学家贝弗里奇提出,经过后来的学者修改和补充。经过总结,就业能力定义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将技术和能力作为重点,多用于大型研究机构,他们认为技术和能力是整个就业的核心部分,而求职者的诉求、个人背景、学历层次等条件并不在考虑范围内。第二种是将个人特质作为就业能力关键因素,他们认为就业能力的本质等同于个人特质和人力成本的综合。第三种是整体就业能力,它主要指就业能力要达到用人单位设定的范围和要求,一方面,它要求就业者具备基本的态度、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它要求就业者有较好的认知能力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官方就业能力概念,通常指的是就业者不仅需具备专业的技术和能力,而且还应拥有良好的态度。而就业者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通常不能包含在内,虽然这两种因素会影响到求职者的就业成效,但并不属于就业能力领域和范围之列。
当前,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指大学生通过自身能力获取工作的能力,它包含自身素质和各种硬性条件;第二方面是指既符合适应岗位能力需要,又要符合持续工作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来讲,能力和岗位需要是紧密结合的,特别是大学生初入职场,他们需达到企业提出的综合素质、学历条件等硬性要求,并具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不过,就业能力与胜任能力属于两个方面,两者之间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硬性将两者等同,将不利于就业重点和方向的把握。所以,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因素要从多方面考虑,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就业动机、自我认识的水平、对求职岗位的理解、所具备的技能、知识涵盖范围、个性特点等,都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