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一、整理交流:各小组先交流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并完善所设计表格内容 二、汇报展示:各小组派代表把他们调查的春游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其它组可以提出疑问。
三、意向调查:根据刚才各组汇报的情况,选出你最希望最适合去的的地。 四、统计结果:把同学们选择最集中的几个地点列举出来,然后投票确定春游的地点。
根据春游的地点,每人设计一个详细的春游活动方案,使这次春游更有意义,更精彩有趣。 包含内容:时间、人员、活动安排、所带物品、安全卫生保障、出行方式、路线、费用等 。
布置下个计划要收集的资料:假日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资料。 第三、四课时
一、导入:假如给你五天的旅游时间,让你来制订一个家庭假日旅游计划……引出主题。
二、基本活动
1、说一说:我最想去哪里旅游,为什么?那里有什么值得旅游的地方?假若去最基本要准备哪些?要考虑哪些方面?
2、展示分享:把课前准备的假日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资料进行小组分享。 3、讨论交流:根据制定春游的方法,制订一个比小红更详细具体的旅游计划,并写出来:地点、时间、天气、行程、物品、路线、出行方式、住宿、活动安排、费用预算。
4、试一试:根据教材和大家的意见提出评价的标准。然后以小组形式比一比谁的计划做得最好,再推荐到全班展示与交流。
三、活动评价
通过设计春游和假日旅游计划,谈谈自己制订旅游计划的收获和体会。 四、活动延伸:你还想做哪方面的活动设计。 第五单元
巧用废品学科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巧用废品学科学,使学生树立起节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
21
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学生在校内外广泛收集有关玩具和生活废品的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生活废品的加工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利用废品学制作、做实验,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制作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做中学
教学难点:探索精神的培养和对废品的恰当利用 教学准备:范例、科学原理知识和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最近,大家都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和美化生活了。我们学校还准备评选一些优秀的节能减排小制作小发明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师:太好了,大家有这么多的想法,那就制订一个制作计划吧!不过,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在我们的实施方案中能否加入学习科学知识的内容和举行比赛的计划。学习科学知识是指做什么玩具前都要研究一下这个玩具的原理,组织比赛时要让更多的人参与。
二、确定主题
1、教师提供一些制作实例或图片,先让学生各自思考自己想制作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
2、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老师列举几个玩具,比如反冲小船、不倒翁、陀螺等;然后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同一种作品的合作小组。
3、按小组深入讨论制作活动方案,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大家提出修改意见,使各组的方案更加合理、全面。教师也从各组的方案中知道了需要准备的工具和废品材料。
三、活动过程 主题方案确定后,引导学生研究各种玩具的工作原理,比如:陀螺的原理,让学生知道旋转是陀螺稳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是圆盘状的东西加上一个中心轴都可以称作陀螺,只要符合这些条件,用什么材料都可以制作陀螺。 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材料或物品通过改造或直接运用,就可成为一个陀螺。教师
22
再展示一些陀螺的优秀范品或范图。
1、调查活动:陀螺、不倒翁等玩具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和种类?请学生回家通过适合的方式进行调查、了解。
2、交流活动:在课堂上,让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比如陀螺,除了是一种非常好的健身工具外,还是一种平衡器,它在旋转时中心轴线总是保持平衡,也就不容易倒下,所以舰船、坦克车、人造卫星等装置上都安装了它。
3、设计制作: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制作陀螺等,老师适时指导,帮助解决制作中的困难。
4、展示交流比赛:制作完成后,让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说明使用的材料、玩法、特点,并当场演示给大家看。其它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疑问,进行交流。然后可以开展玩具比赛,看谁的旋转稳定,时间长或制作精美等。
5、鼓励学生制作多种玩具,在六一节的时候送给低年级的小朋友或自己的弟弟妹妹。
四、总结交流:以“我用生活废品搞制作”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给玩具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写清楚这个玩具的玩法和注意事项;写出这个玩具的工作原理;写清楚这个玩具使用的原料;画出玩具的草图或照一张照片;有条件的这些可用电子稿的形式展示。 有条件的话,可以收集优秀的作文,打印装订成册。
五、反思评价:整个活动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情,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指正,共同提高,并交流一下活动收获和体会。
六、活动拓展:鼓励学生开展“巧用废品做实验”的活动。 第六单元
饮料与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对饮料的选择与身体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学会关注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与品质。
2、有活动中,能够根据问题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会根据问题拟定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并按计划有序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能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
23
多种渠道查询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会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3、了解饮料的成分,认识饮料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掌握正确选择饮料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各样的饮料,探索饮料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难点:饮料与健康的关系的探索。
教学准备:有关饮料的实物与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自学教材:请同学们自学教材P39-P48的所有内容,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
1、你平时最爱喝什么饮料?为什么?你知道它的成分有哪些吗? 2、除了你最爱喝的饮料,还知道哪些饮料?
3、在这个单元里,我最想了解到饮料的哪方面知识? 二、发展阶段
1、说一说:请同学们简要回答上面所提出的问题,了解情况。 通过讨论,大家纷纷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饮料有哪些种类和品牌?饮料都含有什么成分?不同人群喜欢什么样的饮料?为什么?不同品牌的饮料销售情况如何?经常喝饮料对身体有没有好处?我们都爱喝的碳酸饮料可乐的成分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儿童与青少年该如何选择饮料?喝饮料时要注意哪些?……
2、议一议:小组根据各自喜欢的主题,再通过讨论确定一个主题或几个主题的研究顺序。
3、制订方案:根据自己的兴趣、资源和研究的有利条件自愿组成研究小组,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调查重点,并制订活动方案。方案主要有: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做好分工等。
三、开展研究
1、小调查:自己或同学喜欢喝哪些饮料?以及原因?对自己喜欢喝的饮料的成分或其它方面有哪些了解?购买时会注意哪些方面?
2、大调查:哪些饮料最受同学喜欢?喜欢的原因?
3、统计分析:主要从人拉喜欢饮料的原因方面来作统计。看重口味;信任广告宣传;选择名牌;考虑饮料的功能;饮料的价格;听从别人的建议;从包装角度考虑……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