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代文学重点(小说部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5:18: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编 1949——1962年文学

一 文学思潮

1.1948年的文坛:

①3月,香港的《大众文艺丛刊》创办,代表官方文艺观念; ②对文人政治性的批判开始,郭沫若发表《斥反动文艺》; ③作品的发表方式转变。 2.新时代中的三类作家:

①自由主义作家:沈从文,无名氏,和共产党、左翼运用发生冲突,关系紧张; ②价值中立立场:老舍,巴金,钱钟书,不满国民党,但又觉得共党与自身自由主义不符;

③左翼文学,进步民主人士:丁玲,艾青,胡风,欢欣鼓舞,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接新中国。

第二节 作为源头的延安文艺思想

1.主要文艺观念:

①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继承并强化了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思想标准的“延安文艺思想”。强调文学服从于政治,而且促进传统左翼革命意识形态。革命文艺是无产阶级文艺,无产阶级文艺是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即“工农兵主义”、“文学为政治服务”。如艾青《开展街头诗运动》、《谈大众化与新形式》,歌颂翻身农民的《吴有满》,何其芳《关于艺术群众化问题》等。

②提倡文艺大众化:“从工农兵出发,向工农兵学习”,提倡文艺的大众化、通俗化,文艺工作者应该了解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创作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作品,坚持文艺大众化路线。

2.“赵树理方向”:很强的政治性;创造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新形势;高度的革命功利主义精神。如《李有才板话》、《李家庄变迁》、《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小二黑结婚》。

第三节 首届全国文代会的重要意义

1.“首届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整体发展,尤其前27年文学状况的影响至关重要,其奠定了新中国文学的发展框架。

2.意义:奠定了新中国文学的发展框架。“继承延安文艺思想”是这次大会思想的根本标志;“文学组织实体结构的初步形成”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体制的基本构架;作家身份的确立及其“排位”,则表明了受戒文代会已经显示了对历史上不同文学阵营的看法。

3.影响:继承了延安文艺思想路线;确立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的基本建构;对作家的历史身份和历史表现进行了评价和排位。

第四节 三次全国文艺批判运动

1.第一次: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建国后第一次文艺思想争论和文艺批判运动。

《武训传》,历史传记电影,清末穷人武训“千古奇丐”、“行乞兴学”,称其宣传

封建地主阶级文化,丑化农民革命和美化个人投降主义。

开了以政治运动和群众斗争的方式对付文艺领域问题,解决文艺论争的先河;强化了文学主题的单一性;使文艺隶属于政治的关系更加凝固化。 2.第二次: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思想的批判:

《红楼梦辨》,认为曹雪芹《红楼梦》是在“感叹自己的身世”和进行一种“情场忏悔”,钗黛合一论,否定《红楼梦》反封建的倾向。

利用学术问题发起一场政治运动,用政治运动解决学术问题;把“新红学派”完全沦为资产阶级文艺派别,不能全面说明“新红学派”的历史地位。 3.第三次: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三十万言书”,主观战斗精神,五把刀子伦,五四精神和世界文学经验,大众精神,奴役的创伤,“胡风反革命集团”。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彻底批判”,连“写真实”也被否定,使当代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导致题材决定论的泛滥,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现实、消灭个性等弊端;采用“镇压反革命”的方式进行,开了建国后采用专政的手段解决思想分歧的先例。

第五节 “双百”方针与文艺政策调整

1.“双百”方针:1956年提出,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科学问题上百家争鸣。(文艺与科学,不包括政治,是人民内部的自由)

2. “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建国后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理论界展开激烈的讨论:人道主义和人性问题,现实主义理论多闻新声,出现一些“干预生活”的报告文学和小说,批判官僚主义和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第四种剧本”;文艺

创作打破两个禁区:“无冲突论”禁区: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刘绍棠《田野落霞》,李国文《改选》。“人性”禁区: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李威仑《爱情》。但昙花一现。

3. 文艺政策的调整:①196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文艺七条”,务实态度,批评“五子登科”;②1962年3月,广州召开“全国话剧、歌剧和儿童剧创作座谈会”,肯定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强调要正确对待知识分子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③1962年8月,中国作者协会在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如何反应人民内部矛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强化现实主义创作。

第六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红色经典”

1.1953年9月,于北京召开的第二次文代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塑造社会主义英雄的形象。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真实地、历史地具体描写现实,用社会主义精神去从思想上教育、改造劳动人民。

3. “红色经典”:是对延安文艺至新时期前革命主流文学或左翼正统文学代表作的统称。又称“红色文学”、“红色叙事”,如“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4.红色经典:充分体现了延安文艺革命传统意识;遵循时代政治和意识形态需要;追求宏大叙事经济叙事艺术模式化。

二 小说创作 第一节 概述

搜索更多关于: 当代文学重点(小说部分) 的文档
当代文学重点(小说部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3fqp5db1t2mdyx42w9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