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发现与探索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5:06: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我们在一些旅游景点,常常会看到人们往泉水池水面上投一些硬币。有时,硬币会浮在水面上,过一会儿才会沉入水底。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对比试验,分小组进行。作好记录。 ①、在塑料盆中放入四分之三的水,

②、个小组把硬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涂上蜡烛。

③、实验分两次分进行。第一次:用不涂蜡的硬币进行实验。 ④第二次:用涂蜡的硬币进行实验。 ⑤记录两次实验浮在水面上硬币的数量。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没涂蜡硬币 枚 枚 枚 枚 枚 已涂蜡硬币 枚 枚 枚 枚 枚 两次浮币和 枚 枚 枚 枚 枚

⑥讨论:没有涂蜡的硬币放在水面上,有的会立刻沉入水底,有的过一会儿也会沉入水底。为什么涂过蜡的硬币,能够较长时间伏在水面上?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完成第二个实验,研究不用涂蜡的区别针和缝衣针为什么也能浮在水面上。

一、实验二、让曲别针浮在水面上 1、教师指导实验

①、把一枚曲别针横放在一小块面巾纸上。 ②、将托有曲别针的面巾纸轻轻平放在水面上。 ③、观察:曲别针浮在水面的经过。

④、思考:曲别针没有涂蜡,为什么也能浮在水面上? 2、用缝衣针继续试验。方法同上。 二、探索发现

没有涂蜡的硬币,硬币表面上油脂恨少,放在水面后,立刻被水浸湿,在硬币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沉入水底。如果硬币上有油污,不能马上被水浸湿,单过一会儿硬币被水浸湿后,也会沉入水底。硬币上图上蜡以后,硬币没有被水浸湿,能在水面上浮较长时间。 二、探索延伸

1、研究:有时往杯中倒水,水已平满到杯口,用滴管向杯中继续注水,可以看到在杯口处凸起了“水丘”,说说你对产生这种现象的看法。

2、对比试验:把硬币分别放入清水盆中和装有浓盐水的盆中,哪个更容易些?为什么?

第九课:动物给我们的启

示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动物保护色及结构的研究,认识动物为人类发明创造提供的启示。 2、通过观察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意识。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有关动物保护色和呈弧形的建筑图片及文字资料。鸡蛋壳、铅笔、小酒杯。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人类模仿动物的颜色及结构,创造出许多运用于生产、学习、生活的仿生学技术。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2、研究动物身体结构的功能和特点不仅能揭示出许多奥秘,还能解决一些人类遇到的科学难题呢。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二)特征观察

1、教师指导观察图片。 2、思考问题

①、动物的保护色有什么作用? ②、变色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③、动物的保护色对人类有什么启示?举例说说。

3、小结: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它栖息环境颜色相近,有隐蔽的作用,这种体色叫保护色。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就是靠着保护色躲避敌人,在生存竞争中保护自己的。

(三)思考交流 分小组讨论

1、军队的服装、武器是如何利用动物保护色的?你还知道哪些利用保护色的发明?

2、蝙蝠采用回声定位的方式探测目标,人类利用这一方式有哪些发明? 3、海豚的体型呈流线形,皮肤结构也很独特。人们利用这一特点搞了哪些发明?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继续观察思考交流 一、思考交流

1、观察斑马图片,说说斑马的特征。

①、观察斑马身体表面花纹,你发现了什么? ②、观察斑马身体特征,说说它的奔跑速度。

③、提问: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黑白条纹究竟有什么用呢? ④、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对人类有哪些启示?

教师:有人说:黑色条纹是群体互相辨认识别的标志;黑色条纹是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保护色;黑色条纹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隐身术;黑色条纹是防止刺刺蝇叮咬的一种手段。…… 二、探索发现

1、在对动物保护色的研究中,认识到仔细观察是研究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事物。

2、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给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了启示,充分研究动物的结构和功能,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发明成果。 3、用鸡蛋壳做实验

①、把半个鸡蛋壳放在桌子上,凸面向上。

②、手拿铅笔从不同高处砸向鸡蛋壳,仔细观察研究记录。 ③、鸡蛋壳凹面向上,放在小酒杯上,用同样方法实验。 ④、观察蛋壳被戳时,那种位置容易破损? 4、思考问题

①、为什么鸡蛋壳凸面向上时,鸡蛋壳不容易被戳破?

②、利用这一特点,人们都有哪些发明创造?说说你的发现。 教师提示:

①、蛋壳凸面壳体表现出良好的抗压能力,人类仿照它设计了薄壳结构的屋顶。 ②、蛋壳成凸面,能均匀的分散外力,结构牢固。 ③、你能举例说说人们根据这些特点发明了什么?

第十课:练练你的观察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练习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初步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每位同学几张草稿纸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观察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学会观察才会创造。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观察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方法训练一:

①、分小组观察、讨论活动。

②、教师指导看图,建议:把每个人在拍照前与拍照后分别对照,看看有什么变化?

③、指名发言,说出不同处。

④、观察第二幅图,指导学生观察,提出建议:先找相同特征的钥匙柄,然后在相同特征钥匙柄的基础上再仔细看钥匙齿的特征。

⑤、指导观察第三幅图,建议:根据部位不同整体不同的道理,可以先找局部相同的图形。

2、观察方法训练二:

①、在下图中找出相同的图形。

②、教师指导建议:可采用将图案旋转一个角度的方法来找。 ③、指名回答,是怎样找的? 3、观察方法训练三:

①、指导观察:从“黑”到“白”两方面有什么结果?

②、建议:观察时,可采用以黑为主,排除白色干扰看是什么图形。再以白为主,排除黑色干扰看是什么图形。

4、小结:对比观察法,先找相同特征法,局部不同整体不同法,旋转图形法,以某色为主法。 (三)探索发现

1、我们的观察都是针对图形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的。在观察中,头脑要有层次性,方向感,分清主次,抓住图形的特征进行综合观察,效果才会更好。

2、知道了生活和学习中,处处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认识世界的起点,观察时我们要做到:全面、细致、认真。 (四)探索延伸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本47页作业。

第十一课:小兔为什么能往前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利用纸的变形研究纸的弹力。 2、知道不同纸张的纸质弹性不一样。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硬纸板、薄白纸、浆糊、剪刀、彩色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一纸折小青蛙,演示青蛙跳跃,提问:为什么一按它,青蛙就往前跳?今天我们研究纸张的弹力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吹纸条,研究纸的弹力。

①、将复印纸剪一条长8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拿好向纸条断续吹气。 ②、观察纸条形状变化情况。

③、思考:停止吹气时纸条为什么能恢复原状? 2、实验二:吹纸条,研究纸的弹力。

搜索更多关于: 小学发现与探索教案 的文档
小学发现与探索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3fu2032gv3ef8l940oa3cwgi893aj006cl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