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5 化学反应的速率
[基础过关]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简单计算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
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D.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
2.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发生反应:N2
+3H2
2NH3,2 min时,测得剩余的N2为1 mol,则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中
-
-
-
-
-
正确的是
-1
-1
-
-
( )
A.v(N2)=1 mol·L1·min
-
B.v(H2)=0.75 mol·L1·min1 D.v(N2)=0.5 mol·L1·min1
--
-
C.v(NH3)=0.25 mol·L1·min3.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1
-
( )
A.v(A)=0.5 mol·L1·sC.v(C)=0.8 mol·L1·s4.反应2SO2(g)+O2(g)
-
B.v(B)=0.3 mol·L1·s1 D.v(D)=1 mol·L1·s1
-
-
-
-1
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3 mol·L1,在这
-
-
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 ) A.0.1 s
B.2.5 s
C.5 s
D.10 s
二、确定化学反应速率定向变化的因素
5.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 C.溶液的温度
B.铝条的表面积 D.加少量Na2SO4
( )
6.下列做法,不能使CaCO3+2HCl===CaCl2+CO2↑+H2O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
A.增大盐酸的浓度 C.适当加热 H2SO4
7.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
A B
B.碾碎碳酸钙 D.把2 mol·L
-1
盐酸换成2 mol·L1
-
金属(粉末状)/mol Mg Mg 0.1 0.1 体积/mL 10 10 酸浓度-/mol·L1 6 3 酸 HNO3 HCl 反应温度/℃ 60 60 1
C D Fe Mg 0.1 0.1 10 10 3 3 HCl H2SO4 60 60 2
三、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
B.Fe与硫酸反应制取H2时,选用浓硫酸可加快反应速率
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少量MnO2,两支试 管中产生氧气的快慢相同
D.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铝片改成铝粉燃烧更剧烈
9. 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4 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B.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c(H)减小 C.反应在2~4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D.反应在2~4 min内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0.06 mol·L1·s1
10.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
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初始浓度c/mol·L1 CH3COCH3 0.80 1.60 0.80 0.80 HCl 0.20 0.20 0.40 0.20 Br2 0.001 0 0.001 0 0.001 0 0.002 0 --
-
+
HCl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290 145 145 580 ( )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C.增大c(HCl),v(Br2)增大 [能力提升]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D.增大c(Br2),v(Br2)增大
11.(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
L1·min1,则以物质B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mol·L1·min1。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
-
-
(3)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
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2 s
-
-
时,容器中有______ 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12.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金属 质量/g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金属 状态 丝 粉末 丝 丝 粉末 丝 丝 丝 丝 c(H2SO4) /mol·L1 0.5 0.5 0.7 0.8 0.8 1.0 1.0 1.1 1.1 -溶液温度/℃ V(H2SO4) /mL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反应前 20 20 20 20 20 20 35 20 30 反应后 34 35 36 35 36 35 50 34 44 金属消失 的时间/s 500 50 250 200 25 125 50 100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__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 ℃)相近,推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为了探究金属Mg、Zn、Fe与酸反应
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
②分别加入足量的、质量相等的Mg粉、Zn粉、Fe粉,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
(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选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各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如何操作?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