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数学低段解决问题“六步解题法”h和克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0:21: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学数学低段解决问题“六步解题法”探讨

和克亮

在小学数学低段的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似乎很简单,就是一些最基本的加减乘除;计算步骤也似乎很简单,最多是两步。但是,小学低段解决问题的教学却承担着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和能力,理解加减乘除法的意义,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基本数量关系的感性经验。许多学生在数学审题方面不够认真,所以导致做错,甚至乱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从小培养良好的审题能力,从而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新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解决问题”的要求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低年级“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可以遵循以下六个步骤:

认真读题——找条件——分步做——仔细算——要验证——写答语

一、认真读题。问题是题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低段的学生特别要加强读题的训练,有些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解决问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错读、漏读,造成了理解题意偏差。所以低段的学生要教会他们进行指读和勾画重点词语。看问题、看懂问题是解题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我们做什么,解决什么。只有反复地读问题,从问题里找出关键词、重点词,才能正确地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而不是简单地把看到的数字相加减或乘除,才不会出现错做、乱做。

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必须到实践中去运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例如学习了用加法解决问题时,我出了这样的题目“二(1)班有男生15人,女生13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让学生列式计算后体会这也是一个“数学问题”。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的读问题“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并且要求学生把问题里的关键词“一共”要圈出来,表示这道题是要合起来用加法,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所在。

不少题目问题中还经常出现常识性的概念,某些字、词对理解题意和确定解决方法具有决定性作用,都是审题的重点。例如常见的“一共”、“总的”“多多少”、“少多少”等这类名词,由于本身是表示总数或差数的,加之要求“一共”用加法、求“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等原因,一些学生形成一种见“共”、“多”就加,见“剩”、“少”就减。因此在指导“看问题”时,既要讲清词语本身的含义,还要讲清在具体题目中的不同含义。

二、找条件。数学问题用精练的文字叙述,并用数学术语来表述数量之间的关系。题目的叙述就是为“问题”所设的条件,题目中的所有“数字”都不是随意的摆设。读懂了问题后,就要根据问题到题目中寻求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在教学时,我出了同样关于学生人数的题目“二(1)班有男生15人,女生人数比男生少3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通过看问题学生已经能理解要求这个班“一共”

2

有多少名学生?,但部分学生只是简单的把题目中的两个数字相加,15+3=18(人),没有很好的审题,对题目中叙述的条件没有分析,导致了乱做。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的读问题“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让学生理解一个班的人数由男生和女生组成,再到题目中去找条件:男生的人数知不知道,女生的人数知不知道;题目中已经知道了男生的人数,不知道女生的人数,但女生的人数与男生的人数有关系,可以通过男生的人数来计算出女生的人数。通过分析给出的条件,让学生能根据已知的条件,先求出未知的数,解决了问题的所在。

小学低段的数学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常用文字叙述、图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要教会学生弄清题目里给了哪些信息,给了什么条件,扫除解决问题的障碍。利用“问题”的引导,教会学生从题目中找到解决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三、分步做。小学数学低段的解决问题一般都很简单,就是一些最基本的加减乘除;计算步骤也很简单,一般一道算式一个步骤就可以解决,最多是两步。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列式计算,有分步式和综合式两种列式方法。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是一个难点,是学生非常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在列式计算上可以先引导学生用分步式列式来解决问题,要让学生读懂题目,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什么,再解决什么。二年级下册同样关于学生人数的题“二(1)班有男生20人,女生16人。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学习小组?”在这个题目中,通过引导学生“看问题”,让学生理解“分”,需要用除法进行解决;再通过“找条件”,找出题目中

3

给出的条件:男生数、女生数和每个小组的人数。学生很快就知道了需要先求出总人数,再求出有几个小组。但部分学生在列式上出了问题,列式为:20+16÷4=24(个),导致解题出错。而部分学生把解题分为了两步来进行:1.20+16=36(人)2.36÷4=9(个)顺利的解决了问题。

列式计算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理清解题思路的方法。分步算式是思维的分散,综合算式是思维的综合。较于综合式和分步式的列法,在一定程度上和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关。综合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列综合算式,值得肯定。但低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很弱,不能综合全面的思考问题,引导他们先从分步式开始分步解决问题,再与综合算式做比较,训练综合逻辑思维。

四、仔细算。《课标》指出: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避免对解决问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的核心,也是我们解决问题所要得到的结果,前面的看问题、找条件、分步做的过程都是为了能正确计算出问题的结果,找能解决问题的答案。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通过审题能正确的列式,但往往忽视了计算的重要性,导致算式列对而结果算错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解决问题计算易错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第一是加强日常训练。加强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坚持每天一次有针对性的口算训练,让计算训练常态化;第二是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训练,利用学

4

小学数学低段解决问题“六步解题法”h和克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3vgr2ptrd57eja0pqkz5136q5t3t4006w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