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得 ?
故为使导体棒静止于倾斜导轨上,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的取值范围为:
?
根据楞次定律和安培定则知闭合线圈中所加磁场:若方向竖直向上,则均匀减小;若方向竖直向下,则均匀增强。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物体的内能可能在减小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当r C.水黾(min)(一种小型水生昆虫)能够停留在水面上而不沦陷水中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说明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E.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使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答案】ABC 【解析】A项: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由公式U=Q+W知,若物体对外界做功的同时还吸收了热量,如果对外做功大于吸收的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小,故A正确; B项: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快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故B正确; C项:液体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这个引力即为表面张力,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故C正确; D项: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故D错误; E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由于不清楚体积的变化,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知道气体的压强变化无法确定,故D错误。 14. 如图所示,一大气缸固定在水平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壶忽略 2 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50cm,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A用水平轻杆连接,在平台上有另一物块B,A 的质量m=62.5kg,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物块间距为d=10cm,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1=10cm,105Pa,温度t1=27℃,现对气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气缸内的温度缸内气体压强p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1× 升为177℃时,物块A开始移动,并继续加热,保持A缓慢移动,(),求: ①物块A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②A与B刚接触时气缸内的温度。 【答案】① ② 解得 【解析】(1) 由查理定律有 ,解得 (2) 物块 A 开始移动后,气体做等压变化,到 A 与 B 刚接触时P3= P2=1.5×105Pa; V3 = (L1+d)S 由盖—吕萨克定律有 ,解得 15.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m/s,振幅A=2cm,M、N是平衡位置相距为3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0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该波的周期为6s B.在t=0.5s时,质点N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 C.从t=0到t=1s,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cm D.在t=5.5s到t=6s,质点M运动路程为2cm E.t=0.5s时刻,处于M、N正中央的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同向 【答案】BED 【解析】由题意可知 , ,解得 (n=0,1,2,3…..)因T>1s,则n=0时T=2s,选项A 错误;在t=0.5s= 时,质点N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选项B正确;从t=0到t=1s,经过了 0.5T,则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A=4cm,选项C错误;在t=5.5s时刻M点在最低点,t=6s时回到平衡位置,则质点M运动路程为2cm,选项D正确; t=0.5s时刻,M点在波峰位置,N点在平衡位置,则处于M、N正中央的质点处在平衡位置下方向上振动,此时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选项E正确;故选BDE. 16.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到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入射光线的方向与玻璃砖平面呈45°角,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入射到A点的光线折射后,折射光线刚好射到圆弧的最低点B,照射到C点的光线折射后在圆弧面上的D点刚好发生全反射,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求: ①在B点的光线反射与折射后,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大小; ②OA间的距离及∠CDO各为多少? ②45° 【答案】①105° 【解析】①光线在平面上发生折射,设入射角为,折射角为r, 由折射定律可知求得 , , 在A点发生折射的光线在B点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为30°,根据对称性可知,折射角为45°,因此+45°=105°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60°; ②由几何关系知, , 由于在C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在D点刚好发生全反射,连接OD, 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