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宫颈细胞学,鳞柱交界向颈管内移行,假阴性率高。 ?2、宫颈细胞学结合阴道镜,鳞柱交接区检查不满意。 ?3、HPV
检测特异性较低。
?4、HPV结合细胞学检测:阴性预测值接近100%。为最佳检测方法。
?高度病变的复发几乎发生在治疗后的3年内,建议每6月做一次细胞学+HPV检测,持续2年阴性即没有复发的风险,患者转归常规普查 宫颈癌治 疗新理念
新的治疗理念:四化: ?规范化
宫颈病变筛查,三阶梯检查 宫颈癌的诊断必须有病理证实 早期:锥切 晚期:活检 全面的术前评估 ?个体化
根据期别和高危因素定治疗方案 ?微创化
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 ?人性化
Results & Conclusion ?阴道镜 结果
Results & Conclusion ?阴道镜 结果
Results & Conclusion 阴道镜 结果
?采用宫颈细胞学/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的机会性筛查方案
?针对宫颈炎性疾病、不同期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等按照规范分别采用射频消融或聚焦超声和LEEP刀技术规范治疗宫颈疾病
?构建病人诊疗随访档案
?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以上宫颈病变的诊疗模式
?建立区域内宫颈癌筛查与早诊早治网络,增加宫颈病变机会性筛查的几率和规范性
宫颈癌的诊断分期及综合治疗,治疗包括下列几方面: 1、早期宫颈癌的规范治疗
2、结合射频消融和动脉血管介入技术,对局部晚期宫颈癌进行综合处理。 3、晚期宫颈癌 的联合放化疗
?分享通过HPV检测初筛的典型阴道镜图片病例
?体会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的局限性和联合筛查的科学性
宫颈组织的识别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管理技术规范解 . 读 莱州市妇幼保健院 戚淑华
《中国0-6岁儿童营养发展报告(2012)》这是卫生部首次发布关于儿童营养状况的发展报告。报告阐述了我国儿童营养改善取得的显著成绩、采取的主要策略措施以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 截至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3.6%,生长迟缓率为9.9%,2岁以下儿童贫血问题突出,城市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逐年上升。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一、目的
? 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纠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管理对象
? 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查体筛查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三、管理内容
?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超重与肥胖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定义 2、临床表现 3、评估及分度 4、病因
5、干预与治疗 6、预防 定义: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病,系因食物中铁摄入不足,体内铁储存缺乏,造成机体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贫血。
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以6--24个月婴幼儿发病最多,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积极防治是儿童保健的重要任务。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和手掌最为明显。易疲乏,不爱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此时可自述疲乏无力。
2、造血器官的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和淋巴结经常轻度肿大。年龄越小,贫血越重,病程越久,肝脾肿大越明显,但一般不超过中度肿大。 3、非造血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可以呕吐腹泻,舌乳头萎缩,胃酸减少,胃肠道功能弱,严重时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
◆神经精神改变: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或智力减退。补充铁后上述情况可消失。
◆心血管系统: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免疫系统:缺铁性贫血常使细胞免疫力下降,不仅T淋巴细胞功能减弱,粒细胞杀菌力及吞噬细胞功能都差。病儿常易发生各种感染,且常迁延难愈,还可反复感染。补铁后免疫力可恢复。
缺铁性贫血婴儿由于起病缓慢,症状无特殊性,常被家长忽视。一般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评估与分度 (1) 1、评估指标
(1)血红蛋白(Hb)降低:6月龄~6岁?110 g/L。由于海拔高度对Hb值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0米,Hb上升约4%。 (2)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80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 g/L。
(3)有条件的机构可进行铁代谢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贫血的分类
? ◆贫血程度分类
?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 ? ◆病因分类
?失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 ◆形态分类
?这种分类的基础是根据检测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计算MCV、MCH、MCHC的结果而将贫血分
为四类。
?形态分类有助于病因分析 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 ?有关铁代谢的检查
?1、血清铁蛋白 (SF)
? SF值可较敏感的反映体内储存铁的情况,是诊断缺铁ID期的敏感指标。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
? FEP值增高是红细胞内缺铁的证据。 ?3、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这三项检查是反映血浆中铁含量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评估与分度(2) 2、贫血程度判断:
Hb值90~109g/L为轻度 (正常下限)
60~89 g/L为中度
?60 g/L为重度
?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体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由于婴儿和儿童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随着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在诊断贫血时必须参照不同年龄正常值。血红蛋白值6个月—6岁低于110g/l、6—14岁低于120g/l者为贫血。
?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生理性贫血等因素,血红蛋白变化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我国小儿血液会议暂定: ? 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145g/L, ? 1-4月时<90g/L,
? 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1、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妊娠期母亲贫血,导致先天铁储备不足。 2、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3、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胃肠疾病,影响铁的吸收。 4、生长发育过快,对铁的需要量增大。 5、长期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
1、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妊娠期母亲贫血,导致先天铁储备不足。
◆婴儿出生时体内的铁是在胎儿期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妊娠最后三个月储存最多。胎儿除本身造血和合成肌肉组织外,肝脏还要储存400mg左右的铁,以供出生后6个月内消耗。故新生儿体内储铁多少与出生体重成正比。早产、双胎或多胎及低体重儿储存铁较少。
?◆胎儿失血
? 胎儿在宫内失血,如胎儿经胎盘输血给母体,或双胎中的一胎儿输血给另一胎儿,以及分娩中胎盘血管壁破裂和脐带结扎等情况(脐带结扎延迟的,可使新生儿增加血量75-125ml),都可能影响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
?◆妇女每次月经约损失铁10-30mg,故平日储备铁就不足。
?◆妊娠期母体血液容量增大,而红细胞数量并未相应增加,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妊娠30-32周时,血红蛋白降到最低点,发生生理性贫血。
?◆妊娠过程还需铁1.0-1.6克,故孕妇每日应多摄入3-5mg铁。
2、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这是发生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足月正常体重婴儿出生至6个月龄铁的需求主要靠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尽管母乳中的铁的吸收率高(50%),但母乳中铁含量低,只提供每日铁需要量的很少部分,如果婴儿6个月后没有及时补充含铁量丰富或铁吸收高的辅食,或未使用铁强化配方乳,易发生贫血。
3、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胃肠疾病,影响铁的吸收。 ◆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
◆较大的儿童均因饮食习惯不良、拒食、偏食或营养供应较差而至贫血。 ◆慢性腹泻不仅铁的吸收不良,而且从粪便排出的铁也增加
(四)、生长发育过快,对铁的需要量增大。
小儿生长迅速,体重身高成倍增加,需铁量也就相对比成人要多,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后生长速度更快,故比足月儿容易发生贫血。青春期为第二个生长高峰,如不注意供给富含铁的食物,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5、长期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
◆如对牛奶过敏者,进食过多未煮沸鲜牛奶可引起少量长期肠出血,每日失血0.7—1ml即含铁0.5mg,可引起贫血。
◆其他肠息肉、钩虫症、鼻出血等慢性失血以及腹泻、反复感染等疾病,影响消化道吸收,增加消耗,均可引起贫血。 ?诊断
? 主要依据血红蛋白低于110 g/l 、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改变和明确的缺铁原因,铁剂治疗有效,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代谢相关检查支持可以确诊。
?在贫血出现以前,就出现一系列的生化改变。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才发生贫血:
?◆铁减少期(ID)此阶段体内存储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减少;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也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
?◆缺铁性贫血期(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要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干预(1) 1、铁剂治疗
(1)剂量:贫血儿童可通过口服补充铁剂进行治疗。按元素铁计算补铁剂量,即每日补充元素铁1~2 mg/kg,餐间服用,分2~3次口服,每日总剂量不超过30 mg。可同时口服维生素C以促进铁吸收。
常用铁剂及其含铁量,即每1 mg元素铁相当于:硫酸亚铁5mg、葡萄糖酸亚铁8mg、乳酸亚铁5mg、柠檬酸铁铵5mg或富马酸亚铁3mg。
口服铁剂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胃疼、便秘、大便颜色变黑、腹泻等副作用。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可改用间歇性补铁的方法[补充元素铁1~2 mg/(kg·次),每周l~2次或每日1次],待副作用减轻后,再逐步加至常用量。餐间服用铁剂,可缓解胃肠道副作用。
? 铁剂治疗不要超过最大限度,过量会使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产生中毒现象。
? 服药应避免与大量牛奶同时服用,因牛奶含磷较高,可影响铁的吸收。茶和咖啡与铁剂同时服用,亦影响铁的吸收。
? 维生素C可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使其易于溶解,即使小肠中PH增高,仍可保持铁溶解状态。服用铁的同时最好服用维生素C。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干预(1)
(2)疗程:应在Hb值正常后继续补充铁剂2个月,恢复机体铁储存水平。
(3)疗效标准:补充铁剂2周后Hb值开始上升,4周后Hb值应上升10~20 g/L及以上。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干预(2) 2、其他治疗
(1)一般治疗:合理喂养,给予含铁丰富的食物;也可补充叶酸、维生素B12(VitB12)等微量营养素;预防感染性疾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