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髋关节讲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7:23: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的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管理对象

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健康检查筛查出的患营养性疾病的儿童。

三、管理内容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四)超重/肥胖

?四个营养异常管理的叙述结构 1.评估及分类(分度、分期) 2.查找原因(病因) 3.干预

4.预防(医学评价) 四、工作要求 (一)管理方法

(二)专案管理人员资质 五、考核指标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考核指标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考核指标

(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考核指标 (四)超重/肥胖考核指标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所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表现为骨质软化症。

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发病情况

?1983年资料,26省市调查184901人,平均患病率40.70%;北片49.39%;南片24.64% 山东调查13492人,患病8460人,患病率62.70% ?2003年妇幼卫生示范县资料

农村38.4%(其中云南34.5%,新疆39.3%) ?2005年上海市流调(龚群等):769名0-6岁儿童,患病率17.4% (上海市0_6岁小儿佝偻病的现状调查. )

?2010年山西大同市(郭树平)在系统管理0-2岁儿童663名,佝偻病患病率19.76%。 (大同市0_2岁小儿佝偻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2010)) ? 维生素D的性质 ?维生素D

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类似,均为核内受体激素),与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等共同构成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参与钙磷代谢的调节。

1 ,25 (OH) 2D3 进入靶细胞后,穿过胞浆进入核内,与核内受体结合,从而激活了靶基因,导致细胞内一系列代谢转变而产生生物效应。

? 维生素D对骨代谢(钙磷代谢)的作用 ?促进肠粘膜的钙磷吸收:

诱导肠粘膜产生-钙结合蛋白(CaBP)——钙吸收 ?促进肾脏钙的回收:

远端肾小管受体-协同PTH——钙的吸收 ?对骨钙的调节作用

骨钙+ CaBP——钙入血 刺激成骨细胞——钙磷沉着 ? 维生素D的骨外作用

?维生素D 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有调节细胞生长的作用,促进细胞分化并抑制细胞增殖。可调控细胞凋亡,有助于预防细胞成为自主性细胞或发展为不受控制的肿瘤细胞。

[有报道增加维生素D 和钙的进量,可降低乳腺癌、结肠癌发生的危险。] ?VDR 存在于激活的T 和B 淋巴细胞和激活的巨噬细胞。 [在小鼠实验:在生命早期用1 ,25(OH) 2D3 成功的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硬化等]。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有关文献\\综述\\21世纪_维生素D和健康_骨和骨外的作用.pdf)

?通过特异受体,增加皮肤生发层的7-脱氢胆固醇含量,使胰岛细胞增多胰岛素的产量。

[Hypponen 等:从1 岁开始应用维生素D 2 00 IU/ ,在以后20 年中Ⅰ 型糖尿病发生减少80 % ;同时也观察到若1 岁儿童存在维生素D缺乏,则Ⅰ型糖尿病发生危险会增加4 倍。]

?很多其他组织、器官存在Vit D的受体 :大脑、脑垂体、心脏、胃、皮肤、乳腺、甲状旁腺、性腺、前列腺等。

1、评估与分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问题 《规范》 (1)早期 (2)活动期 (3)恢复期 (4)后遗症期 《儿科学》 ?初期 ?激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1)早期 ?症状体征:

?多见于6月龄内,特别是3月龄内的婴儿

?可有多汗、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 ?常无骨骼病变。 ?实验室检查

?血钙、血磷正常或稍低

?碱性磷酸酶(AKP)正常或稍高 ?血25-(OH)D降低 ?骨X线片

?无异常 或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 ? 早期评估(诊断)问题

??临床诊断

?诊断扩大化问题

? 早期评估(诊断)问题 ??实验诊断

? 早期诊断——部分实验室指标解读 ?血清钙、磷测定

VD缺乏时,肠道对钙磷吸收减少,血钙磷下降。血钙下降反馈性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旧骨脱钙和肾小管保钙排磷,保持血钙基本正常。佝偻病早期血液钙磷水平受机体代谢调节而变化不显著,早期诊

断价值小。婴儿钙磷值底限

Ca < 2.25 mmol/L (×4=mg/dl) 9 mg/dl P < 1.9 mmol/L (×3.1=mg/dl) 5.7mg/dl Ca × P < 40 (mg/dl) ?尿钙

尿钙影响因素比之血钙更多,变化更大,由于检测方便,不妨一用。 ? 早期诊断——部分实验室指标解读 ?碱性磷酸酶(ALP)

?血ALP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机体缺锌、缺铁时血ALP下降,而肝胆疾病时血ALP升高。对早期佝偻病诊断价值特异性差。

?有研究显示,ALP与25-OH-D3相关度0.8-0.9;且方法简便,在基层常作为佝偻病诊断的指标之一。正常值30-120U/L。

? 早期诊断——部分实验室指标解读

?血清25(OH)D3, 儿童正常值 27~125nmol/L

国内有学者提出25(OH)D3≤11ng或27nmol/L时,即使无临床症状体征亦可判定为亚临床佝偻病(维生素D亚临床缺乏)。

?血清 1,25(OH)2D3为活性D3,但因其在体内代谢快,储存少,不易测量,故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超声骨密度检查 ?敏感度好 ?无痛、无创 ?方便

?可前后对比

? 维生素D缺乏三大X线病理征象

? 骨样组织钙化的标志——临时钙化带(线)模糊

或消失。 ? 骨样组织得不到钙化而堆积

轻者:骨骺到干骺端的距离变宽(>2mm) 重者:骨样组织横向生长(杯口征)

? 骨质普遍稀疏,变形。 X线改变

(2)恢复期

?症状体征:早期或活动期患儿可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实验检查:血钙、血磷、 BAP (AKP)、25-(OH)D逐渐恢复正常

? X线片: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2 mm (4)后遗症期:

?症状消失,骨骼改变不再进展;

?严重佝偻病治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 鉴别诊断 2. 查找病因

(1)围生期储存不足:孕妇和乳母维生素D (VitD)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

(2)日光照射不足:室外活动少、高层建筑物阻挡、 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冬季、高纬度 (黄河以北)地区。

(3)生长过快:生长发育速度过快的婴幼儿,VitD相对不足。 (4)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肾疾病。 3.干预

(1)VitD治疗: 活动期佝偻病

?建议口服VitD治疗:800 IU/d(20 μg/d)连服3~4个月或2000~4000 IU/d(50~100 μg/d)连服1个月,之后改为400 IU/d(10 μg/d)。

?大剂量突击疗法,一次性肌注VitD 15~30万IU(3.75~7.5 mg)。 ?大剂量治疗中应监测血生化指标,避免高钙血症、高钙尿症。

?若治疗后上述指征改善,1~3个月后口服VitD 400IU/d(10 μg/d)维持。

(2)其他治疗

1)户外活动:在日光充足、温度适宜时每天活动1~2小时,充分暴露皮肤。

2)钙剂补充:乳类是婴幼儿钙营养的优质来源,乳量充足的足月儿可不额外补充钙剂。膳食中钙摄入不足者,可适当补充钙剂。

3)加强营养:应注意多种营养素的补充。 ?加强营养——微量营养素与骨代谢 ?微量元素锌与骨健康 ?

资料显示佝偻病患儿缺锌发生率高达77% ?锌对骨髂发育的影响机制:

①锌直接影响骨骼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代谢; ②缺锌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骨重塑和再建不良;

③缺锌使碱性磷酸酶、胶原酶、碳酸酐酶一类锌依赖酶活性受抑;

④锌与1 ,25 (OH) 2D3 存在协同效应,锌不足降低1 ,25 (OH) 2D3 对钙缺乏的反应性。 ?缺锌还容易使BAP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 ?加强营养——微量营养素与骨代谢

?佝偻病患儿多并存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患儿血25 - OHD 浓度异常者,给予铁剂治疗后,可使25 - OHD 水平恢复正常。 ?机制:

①缺铁可至患儿食欲减退,消化酶降低,从而使外源性VitD、钙、磷摄入不足从而引发佝偻病。

②铁缺乏干扰了VitD在皮肤和肠道的转化及其在体内的代谢,从而导致了体内活性VitD 浓度降低,钙、磷不足,而引发佝偻病。

?维生素A

?参与细胞RNA、DNA的合成,对细胞的分化、组织更新有一定影响,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及骨细胞分化(视黄酸)。

?参与软骨内成骨,缺乏时长骨形成和牙齿发育均受影响。 ?维生素K

?维生素K在骨代谢方面作用主要是参与骨钙素的合成; ?骨钙素参与骨骼的矿化作用,缺乏VK时容易发生骨折。 ?维生素C

?骨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胶原和胶原蛋白,胶原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 ?维生素C摄入量与骨密度呈正相关。 4. 管理 (1 )《档案》记录和登记管理: 将检查结果录入《儿童健康档案》,并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进行登记管理(表1),给出指导和干预措施。

(2)专案管理

对活动期佝偻病儿童应建专案(表4)进行管理。

(3)随访、转诊(会诊) ?随访:

?活动期佝偻病每月复查1次

?恢复期佝偻病2个月复查1次,至痊愈。 ?转诊:

?若活动期佝偻病经VitD治疗1个月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改善,应考虑其他非VitD缺乏性佝偻病(如

搜索更多关于: 髋关节讲座 的文档
髋关节讲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40pi092ua0088s3wpud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