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作:在语文教学中具体实施各项研究任务,根据实验方案组织创建和实施操作模式。每年召开l—2次阶段成果交流会 。
(1) 初步实验阶段(2005年9月—2006年8月) (2) 推广实验阶段(2006年9月—2007年8月) (3) 深化实验阶段(2007年9月—2008年8月) 研究成果: (1)个别案例。 (2)论文资料。
(3)优秀案例的音像资料。
3、2008年9月——2008年12月实验总结验收阶段 主要工作:全面总结,邀请专家为本课题所研究的成果进行鉴定。
研究成果:
(1)论文(省级论文五篇,校级论文五十篇) (2)结题报告(一篇)
七、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三年来,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我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序地开展了探索与研究,并及时进行总结、交流、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支柱的多样化、适切有效的课堂教学范式。
17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以科研实验为先导,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课堂教学范式,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在研究中,课题组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有选择、有侧重地确定具体的教学方式、教学程序。在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引导学生初步形成了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其他多种学习方式为辅的多样化的学习框架,构建了“三主”、“四导”、“五程式”的课堂教学新范式。
1.“三主”。①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特点,相信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渴望受到尊重、获得成功的需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变“讲堂”为“学堂”,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如艺术老师从学科特点出发,努力做到“两创设一保证”,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参与动机;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参与兴趣;保证参与时间,提供参与机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增长智能,发展素质。②以发展为主旨。我们把教学活动的着眼点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上,变教学目标单一化为多元化,着力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我们尤其注重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③以训练为主线。学生的素质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更好地形成和巩固,因此,我们把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情感的熏陶贯穿课堂,并力求训练形式多样,讲
18
究实效。如我们的“做中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概念时,采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摆一摆、变一变等多种训练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2.“四导”。①导趣,引导学生“乐学”。我们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把学习视为一桩乐事,主动学习,乐于学习。②导思,引导学生“活学”。我们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思维,或以问引思,或以理导思,或以变发思,或以情激思,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转变。③导法,引导学生“会学”。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学习技能,变“学会”为“会学”。④导成,引导学生“善学”。我们在引导学生乐学、活学、会学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品质,使其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五程式”。①读议练讲式。教师指导学生在读、议、练、讲的过程中,动眼、动脑、动口,发展能力,主要用于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其程序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②尝试解疑式。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原则,让学生先尝试学习,进而师生讨论,解决疑难,主要用于数学、科学等学科,其程序为:复习铺垫——指导自学——尝试练习——师生交流——巩固练习。③探究发现式。让学生围绕一些问题进行猜测、分析、研究、推理,得出结论,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发展能力,主要用于
19
科学、“做中学”等学科,其程序为:激发导入,自学探究——解疑导拨,合作探究——明理强化,实践探究——激励评价,引申探究。④情境陶冶式。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陶冶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人格,同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用于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其程序为:揭示目标——创设情景——师生研讨——反馈练习。⑤“三位一体”式。主要用于艺术学科,即把欣赏、技能、情感三者集于一体,做到欣赏面宽,技能训练强,情感交流深,其程序为:激励、感知——说说、画画(唱唱)——剪剪(表演)、游戏。
(二)总结了多样化学习方式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多样化学习方式改革的理论,形成了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三年来,通过各级各类新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验的培训,课题组教师边教、边学、边改,共同摸索,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努力突破了评价的单一模式,变多维评价,以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落实。
1.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于学生来说,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