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开封一模)如图示一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及其标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①、③、⑥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 B.①~⑩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种群基因库
C.⑥~⑩某时期内无新基因产生,但该种群基因频率却可能发生变化 D.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和称为生态系统的多 样性
解析:①、③、⑥是不同物种,不同物种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同一种群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而①~⑩属于不同物种,所包含的全部基因不能称为基因库;⑥~⑩在一段时期内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但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等因素也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和称为生态系统,但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2018·河南新乡一模)蝴蝶为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有14 000多种蝴蝶幼虫嗜食叶片,成虫大部分吸食花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16平方米草地上有8只蝴蝶可以表示蝴蝶的种群密度
B.若调查一长方形地块中某蝴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可用等距取样法
取样
C.诱捕某种蝴蝶的雄性个体,会降低该种蝴蝶的种群密度 D.蝴蝶属于初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16平方米草地上的8只蝴蝶不一定都是同一种生物,因此不一定表示蝴蝶的种群密度;若调查一长方形地块中某蝴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因该蝴蝶幼虫的活动能力微乎其微,所以可用等距取样法取样;诱捕某种蝴蝶的雄性个体,会降低该种蝴蝶的出生率,进而降低其种群密度;蝴蝶幼虫嗜食叶片,成虫大部分吸食花蜜,因此属于初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2018·广东肇庆第二次统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某生态系统中某个种群数量的增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定性
B.通过秸秆还田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循环顺利进行 D.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仍然保持河水清澈,这说明其恢复力稳定性强 解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通过秸秆还田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仍然保持河水清澈,这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强。
4.(2018·湖北八市3月联考)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细胞膜上的受体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备结构 B.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再流向蛋白质
C.酶、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均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 D.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也可能通过细胞内受体、胞间连丝进行;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再流向蛋白质;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均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属于信号分子;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5.(2018·湖北八市3月联考)如图表示某种群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①因争夺生存资源(竞争)而消耗;②避免捕食者的捕食所需;③繁育后代]分配比例的四种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
B.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 C.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D.为防治农田鼠害,可引入天敌,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
解析:群落演替早期种群数量少,竞争压力小,属于低竞争即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根据柱形图数据分析,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越激烈,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比例就越小;种群的同化量有两个去向: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又分两个去向: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防治农田鼠害,引入天敌,形成高捕食影响,可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
6.(2018·河南郑州一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B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
B.森林退化成草原进而变为荒漠的过程属于演替
C.一只狼吃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大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了狼体内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环节越多,人可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森林退化成草原进而变为荒漠的过程属于演替;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生态系统中
相关推荐: